第168章 薯香与暗礁(1 / 3)

加入书签

王审知那句“尝尝这来自新天地的滋味”

,当晚便化作了节度使府膳堂里一缕奇异的甜香。

蒸熟的甘薯被端上桌,橙红色的薯肉软糯滚烫,散着朴实而诱人的气息。

王审知亲自剥开一个,咬了一口,那熟悉的口感让他这个穿越者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

他细细品味着,对围坐在一起的陈褚、林谦,以及被特意叫来的鲁震和李尤笑道:“如何?此物看似土气,入口却甘甜绵密,可充饥,可解馋,更难得的是不挑地,山坡旱地皆可生长,实乃天赐的活命粮!”

陈褚吃得仔细,连连点头:“确实如此!

口感独特,饱腹感强。

若真如台湾信中所言产量极高,耐贫瘠,于山多地少的福建而言,其价值恐怕不亚于占城稻!”

鲁震三两口就吞下了一个,抹了抹嘴,粗声道:“好吃!

顶饿!

这东西好!

要是能像大人说的,在那些种不了稻子的山旮旯里都种上,咱福建还怕啥饥荒?流民来了也能多口吃的!”

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能不能弄个专门的工具来快削薯皮,或者用它来酿酒了。

李尤则更关心实用:“此物耐储存否?若可行军携带,倒是可以充作部分军粮。”

林谦作为掌管贸易和物资的官员,想得更多:“大人,此物若能大规模种植,不仅可内保粮安,或许……亦可作为一味新商品。

其风味独特,或能吸引好新奇的海外客商。”

一顿简单的“甘薯宴”

,让几位福建的核心人物都看到了这貌不惊人的块茎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

王审知见众人反应,心中甚慰,这便是他想要的效果——让每一个新现,都能迅转化为实际的利益和动力。

“元亮,此事由你牵头。”

王审知放下手中的薯皮,正色道,“立即组织农科人手,全面评估这甘薯在福建本土的适应性。

挑选几个不同地形、土质的州县进行试种,摸索栽培之法。

同时,令台湾据点,尽可能多地收集薯种和种植经验,尽快送回。

我们要让这‘天赐之粮’,尽快在八闽大地生根芽。”

“属下明白。”

陈褚肃然应下,“此乃利在千秋之事,褚必当全力推动。”

“林都转运使,”

王审知又看向林谦,“你可以开始留意,看看周边乃至海外,是否有类似作物的记载或流通,或许能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另外,甘薯的储存、加工、食用方法,也要着人研究,总不能天天蒸着吃。”

“下官领命。”

议事在薯香中暂告一段落。

然而,福建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寻找新的粮源。

就在甘薯的香甜气息尚未完全散去之时,来自北方的阴云,再次投下了不祥的阴影。

几日后,李尤带着一身海风的咸腥气,面色凝重地再次求见王审知。

“大人,情况有些不对。”

李尤开门见山,甚至来不及客套,“近日我们捕获了几批北来的溃兵海盗,分开审讯,口供却指向同一个趋势。”

王审知示意他坐下细说:“讲。”

“这些人,并非全是无头苍蝇般乱撞的散兵游勇。”

李尤沉声道,“其中不少人提到,他们是在山东、淮南海域,被几股较大的势力收编整合,然后才被有组织地驱赶南下的。

那些大头目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将我们福建沿海,当成了一个……泄洪区和劫掠场!”

王审知眼神一凝:“泄洪区?有意思。

继续说。”

“而且,”

李尤的声音更低了,“据几个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