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暗流再起(3 / 4)

加入书签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建设固然重要,但斗争从未停止。

从今日起,各项事务照常进行,但各位需打起十二分精神。

鲁大匠,你的‘雷火’要更快、更利;李将军,你的将士要更精、更锐;元亮,你的笔墨,要既能记录功绩,亦要能戳穿谎言!”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和决心:“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在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军力强盛面前,那些空泛的礼法指责,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也要让郑珏明白,他想掀起的这场风波,最终只会证明,谁才是福建真正的人心所向!”

雨越下越大,议事厅内的烛火却愈显得明亮坚定。

一场围绕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暗战,随着王潮的病重和王审知的正式走上前台,悄然拉开了序幕。

郑珏的“暗流”

已然涌动,而王审知的应对,则将决定这股暗流是化作吞噬一切的漩涡,还是撞上礁石,粉身碎骨。

接下来的几日,泉州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潮汹涌。

郑珏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行动更加谨慎,但其门生故旧的活动却明显频繁起来。

茶楼酒肆中,开始出现一些窃窃私语,内容无外是“王司马年轻气盛,所用多匠人商贾,恐非长久之道”

、“格物之术,究是奇技淫巧,岂能与圣贤之道相比”

?甚至有人暗中散布流言,说王潮病重,乃因“德行有亏,遭了天谴”

,影射王审知的政策惹怒了上天。

这些言论起初只在少数士子圈中流传,但逐渐有向市井扩散的趋势。

这一日,王审知正在天工院与鲁震探讨新式船帆的改进方案,陈褚匆匆赶来,面色凝重地递上一份刚抄录的揭帖。

“大人,您看。

这是今早出现在泉州几个城门口的。”

王审知接过一看,只见揭帖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正本清源疏》”

,内容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核心却是指责当前治理“重利轻义,本末倒置”

,称工匠、商贾地位提升,导致“农人弃耕从工,士子不读诗书”

,长此以往,必将“礼崩乐坏,国将不国”

文章虽未直接点名,但矛头直指王审知的各项政策,文笔老辣,煽动性极强,落款是“一群忧心士子”

“好一篇《正本清源疏》!”

王审知冷笑一声,“这文风,怕是出自郑公门下高足之手吧?不敢署名,却学那鼠辈行径!”

鲁震凑过来看了几眼,他虽然识字不多,但也明白这不是好话,气得胡子直翘:“混账东西!

没有我们工匠打造农具,他们吃什么?没有商贾流通货物,他们穿什么?吃饱了撑的瞎写!”

陈褚道:“大人,此揭帖流传甚快,已在士林中引起不小反响。

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官员,也开始有所动摇。

若任其展,恐惑乱民心。”

王审知将揭帖揉成一团,目光冷静:“他们想打笔墨官司,那我们便奉陪到底!

元亮,我们之前准备的榜文,可以出去了。

另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立刻组织人手,撰写一批文章,不必空谈道理,就用我们身边的事实说话!

写写老农用了新犁如何多打粮食,写写渔民有了新船如何安全出海,写写工匠凭手艺如何养家糊口,写写商人交税如何充盈府库!

要通俗,要生动,让每个识字不识字的人都能听懂!”

“是!”

陈褚眼中一亮,这确实是反击的好方法。

“还有,”

王审知叫住他,“让算学科的周算(假设那位数学天才已取名)整理一份详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