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兄弟暗隙(3 / 4)
技术交流时,眉头微微皱起:“明远,与吴越通商自是好事。
但这技术之事,是否过于急切了?须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如今我泉州虽有小成,但根基尚浅,若将些许技艺轻易授人,恐养虎为患啊。”
王审知耐心解释:“兄长放心,弟所虑正在于此。
此次提出的交流内容,皆是非核心的、辅助性的技术,旨在展示诚意,换取更大的市场和战略安全。
真正的核心,如弩炮改进、新船设计、火药配方,绝不可能外泄。
此乃‘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之道。”
王潮沉吟片刻,叹了口气:“你在具体事务上,眼光总是比我准。
只是……如今你声望正隆,一举一动,各方瞩目。
与吴越交往,尺度需拿捏得当,既要示好,亦不可过于卑躬,失了泉州体面。
尤其是郑珏那些人,正瞪大了眼睛等着挑错呢。”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或许是担忧。
王审知敏锐地捕捉到了兄长话中那丝异样,他抬起头,看着王潮略显憔悴的面容,心中蓦地一沉。
他想起自从自己执掌泉州具体政务以来,尤其是天工院成立、世界地图展示后,兄长似乎越来越少地直接干预他的决策,更多的是支持和善后,但偶尔,也会像现在这样,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疏远和顾虑。
是担心自己功高震主?还是真的身体不适影响了判断?抑或是郑珏等人的言论,终究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丝阴影?
王审知按下心中的疑虑,郑重道:“兄长教诲的是,弟定会谨慎行事,绝不会让泉州蒙羞,更不会让兄长为难。
您眼下最重要的是保重身体,泉州离不开您。”
王潮看着弟弟诚恳的眼神,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拍了拍他的手背:“我知道你懂事。
去吧,按你的想法去做,为兄……支持你。”
只是那笑容背后,似乎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重。
离开节度使府,王审知的心情并不轻松。
外部强敌环伺,南汉与吴越可能的联合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而内部,兄长的健康状况和那微妙的态度变化,更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意识到,权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最亲密的兄弟,在巨大的权力和声望面前,关系也可能变得复杂起来。
“看来,‘缓急得当’不仅要应对郑珏那样的明枪,也要安抚兄长心中可能存在的暗涌啊。”
王审知默默思忖着。
他必须更加小心地平衡各方关系,在推进事业的同时,确保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与此同时,崇正书院内,郑珏也得知了王审知意图与吴越通商的消息。
他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激烈反对,而是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萧瑟的庭院,嘴角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
“联合吴越?示好?王审知啊王审知,你终究是急了。”
他低声自语,“看来南汉的威胁,让你也感到了压力。
向外寻找盟友?呵呵,只怕是引狼入室,或者……加你的膨胀罢了。”
他铺开纸笔,沉吟良久,开始写信。
收信人,并非他在吴越的故旧(他向来鄙夷钱镠的出身),而是他在中原一位同样崇尚理学、对王氏兄弟在福建“自行其是”
早有微词的同科好友。
信中,他并未直接攻击王审知,而是以忧国忧民的口吻,描述了泉州如今“重商轻文”
、“奇技盛行”
、“妄图以利结交邻邦”
的“乱象”
,并表达了对“礼乐沦丧”
、“王道不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