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海盗来袭时的轰鸣(1 / 3)

加入书签

那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和木板炸裂的景象,深深烙印在了鲁震的脑海里,久久无法散去。

他回到铁匠铺后,一连数日都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时常对着烧红的铁块呆,手中锤子落下也失了往日的准头。

那瞬间爆、摧枯拉朽的“毁灭之力”

,与他毕生追求的、将顽铁百炼成钢的“创造之力”

,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对比和冲击,让他陷入了一种哲学层面的困惑与挣扎。

“此等力量……若用于开山劈石,或可事半功倍。

然……若用于……”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是闷头喝酒,试图浇灭心头那团因窥见禁忌而燃起的火焰。

王审知理解鲁震的震撼与不适,但他更清楚,火药这头“猛兽”

既然已被放出牢笼,就绝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尽快将其驯服、掌控,并找到合适的应用之道。

他加大了对火药研的投入和管控,将那处偏僻院落列为禁区,增派可靠军士看守,所有参与研究的炼丹术士和工匠均不得随意出入,一切实验数据直接向他汇报。

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经过无数次调整配比、颗粒化和改进引信,第一批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威力的实战化火药武器被制造出来——那是一种粗糙的、陶罐制成的原始手雷,内填颗粒化火药和碎铁片,留有引信孔,王审知将其命名为“震天雷”

,但工匠和军士们私下更习惯叫它“火药罐”

然而,还没等王审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将这种危险的新武器装备部队,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却迫使“火药罐”

提前登上了历史舞台。

初夏时节,东南风起,正是海贸繁忙,却也往往是海盗猖獗之时。

一股规模不小的海盗团伙,显然嗅到了泉州逐渐恢复的商机,又或许是被王审知打击的盐商残余势力暗中勾结,趁着新建水营主力正在外海操练、港口防御相对空虚之际,纠集了十余艘快船,数百名亡命之徒,在一个黎明前的黑暗时刻,突然袭击了正在全力生产、堆满雪白海盐的一号盐田!

盐田位置相对偏僻,守卫的少量军士和盐工猝不及防。

海盗们挥舞着刀斧,嚎叫着冲上岸,他们的目标明确——抢劫堆积如山的海盐,破坏盐田设施,给这个断他们私盐财路的新官府一个血的教训!

烽火台上的守军点燃了示警的狼烟,凄厉的锣声划破清晨的宁静。

盐工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留守的军士在一位队正的指挥下,拼死结阵抵抗,但人数悬殊,眼看就要被海盗淹没,盐田即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危急关头,一队约五十人的水营预备队,在李尤副手的带领下,乘着几艘小型哨船及时赶到支援。

他们拼死冲上岸,与海盗厮杀在一起,暂时稳住了阵脚。

但海盗人数众多,凶悍异常,水营士兵虽奋力搏杀,却依然处于下风,伤亡不断增加,防线岌岌可危。

就在这千钧一之际,两辆蒙着油布的骡车,在一小队格物堂工匠和军士的护送下,沿着沿海小路疯狂地冲到了战场后方!

为的,正是那位曾目睹“震天雷”

威力的年轻工匠头目,他脸色煞白,却眼神决绝,手中紧紧抱着一个沉重的陶罐。

他们是奉命前来盐田进行“特定环境下的防潮实验”

的(王审知对外掩饰火药研究的借口),恰好撞上了这场袭击!

“快!

把东西搬下来!”

年轻头目嘶哑着嗓子喊道,声音因恐惧和激动而颤抖。

工匠和军士们七手八脚地将车上几十个“火药罐”

搬下,每个罐子都连着一条短短的引信。

“点……点火!

扔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