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以暴制暴(2 / 3)

加入书签

‘止戈’之基础,是‘仁政’之实践。”

“然!”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若无足够之力守护这一切,则民富反成盗匪之粮仓,财足反成强敌之军资,商通之船反成海盗之猎物!

我等所有心血,终将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走到桌案前,手指重重敲在桌面:“故,需有剑!

需有足以守护我等劳动成果、守护我泉州生灵之利剑!

此剑,需足够锋利,足够骇人!

让敌人未战先怯,望而生畏!”

“火药,便是此剑!

它并非为了制造杀戮,而是为了——以武止戈!

以暴制暴!”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他再次引用了这句话,“唯有让恶人畏惧我之‘暴’,善良之人方能安享我之‘仁’!

此非悖论,此乃乱世中无奈却必须之选择!”

他看向那位忧心扩散的刑名官员:“至于流散之险,唯有以更严密之制度、更严厉之律法来防范。

格物堂火药坊必须隔绝内外,配方工艺分拆掌管,所有物料出入严格登记,参与者皆需连坐担保!

凡私藏、私造、私用火药者,以谋逆论处,绝不姑息!”

他又看向陈褚:“至于是否会使人心变得冷酷……我相信我泉州将士之操守。

更要靠平日之教诲,让他们深知此器之重,乃用于守护,而非滥杀。

规则与教化,方能驾驭力量,而非被力量所奴役。”

最后,他总结道:“故,火药研,非但不可停滞,还需加大投入,精益求精!

然,其使用,必须慎之又慎,非危及重大、非不得已时,绝不动用。

它是我等最后的底牌,最强的威慑,而非选的杀戮工具。”

王审知的一番话,层层递进,既承认了火药的危险性,又清晰地阐述了其作为“守护之盾”

、“止戈之剑”

的战略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管控之道,暂时统一了内部的思想。

会后,王审知特意留下了陈褚。

“陈先生,我知道你心中仍有芥蒂。”

王审知温和道,“郑公之言,并非全无价值,它时刻提醒我等,要警惕力量带来的诱惑与腐蚀。

日后,这约束人心、制定规则之事,还需先生多多费心。”

陈褚郑重地点了点头:“大人深谋远虑,褚已明白。

利器无罪,罪在持器之心不明,用之无度。

褚必竭尽所能,完善规章,加强教化,使此力用于正途。”

内部思想暂时统一后,王审知立刻行动起来。

他并没有因为郑珏的反对而放弃火药,反而更加重视。

他扩大了格物堂下辖的“火药坊”

,但其位置更加隐蔽,守备更加森严。

他招募了更多忠诚可靠的工匠和学者(包括那些被“转化”

的炼丹术士),不是一味追求爆炸当量,而是分方向研究:一组继续改进黑火药配比、颗粒化和稳定性;一组开始尝试探索火药的另一种应用——喷射推进(原始火箭的雏形);甚至还有一组,在王审知模糊的指引下,开始摸索如何铸造能承受火药爆炸力、射弹丸的金属管状物(原始火枪的构想)……

当然,所有这些研究都处于绝对保密和严格控制之下。

同时,王审知也加强了对外的舆论引导。

他并未公开否认火药的存在,而是通过市井故事和官方渠道,不断强化“火药乃自卫利器,只用于抗击海盗匪类,保卫泉州安宁”

的形象,将它与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挂钩,继续争取民意的支持。

郑珏在府中病倒了数日,一方面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