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晒盐法的成功(2 / 3)

加入书签

期修建盐田的一次性费用和少量维护、管理人工。

与煎煮法那无底洞般的柴草消耗和庞大盐丁队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泉州的盐产量将爆炸式增长!

意味着盐价可以大幅下降,百姓都能吃上便宜的好盐!

更意味着,官府的盐税收入将成为一个极其稳定而庞大的财源!

“好!

好!

好!”

王审知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终于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灿烂笑容。

所有的压力、所有的非议、所有的艰难,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比的欣慰和价值。

他走下堤坝,来到盐堆前,也像那些老盐工一样,弯腰捧起一把盐。

盐粒从他指缝间滑落,冰凉而干燥,散着纯粹的味道。

“传令!”

他直起身,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一号盐田所有盐工,本月工钱翻倍!

参与建设、管理的官吏匠人,皆有重赏!”

“即刻起,扩大晒盐规模!

以此处为范本,勘测选址,修建二号、三号盐田!”

“度支司、工曹,立即拟定新盐政细则,核算新盐成本,拟定新盐售价,报我审批!”

“通告全城,官府新盐不日上市,价格……至少比旧价低五成!”

一道道命令出,整个盐田上下欢呼雷动!

盐工们欢呼着,相互拥抱,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和丰厚的奖赏。

官吏们也是笑容满面,与有荣焉。

王审知、陈褚、鲁震以及一众核心官员,就站在那高高的、洁白如雪的盐山前。

海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袍,身后是碧海蓝天,眼前是辛勤换来的硕果。

“大人,有此盐利,我泉州财政无忧矣!”

陈褚感慨万千,“修路筑城、练兵造船、兴办学堂……皆有了底气!”

鲁震难得地没有抬杠,只是点了点头,嘟囔了一句:“这太阳晒出来的,倒比某打铁烧出来的,还省事……”

王审知望着那盐山,目光深远:“此非止于财政。

盐乃民生根本,盐价大跌,百姓负担骤减,便是实实在在的德政。

更能以此为契机,彻底整顿盐务,将这一命脉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杜绝奸商盘剥,私盐泛滥。”

他顿了顿,对陈褚道:“郑先生那边,想必也得到消息了。

真不知他此刻,又是何等心情。”

陈褚微微一笑:“事实胜于雄辩。

晒盐法成功,盐价大降,百姓受益,此乃无可辩驳之功绩。

纵有微词,亦难掩大势。”

正如陈褚所料,当晒盐法大获成功、新盐即将以低价上市的消息传回泉州城时,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百姓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王审知“王父母”

的称呼,被叫得更加响亮、更加真心实意。

而郑珏的“正理学社”

内,则是一片压抑的死寂。

郑珏独自坐在书房内,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欢呼声,脸色灰败。

他面前摊着一小包由门生设法弄来的新盐样品,那雪白的色泽和纯净的质感,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试图从经典中寻找批判的依据,可以说晒盐法“不循古制”

,可说“依赖天时,非人力所能控”

,甚至可牵强附会“日晒之盐,性属燥热,久食伤身”

……但他知道,这些言论在低廉的价格和肉眼可见的质量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这一次,王审知没有和他争论任何“华夷之辨”

、“义利之辨”

,只是用这堆积如山的雪白盐粒,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