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善后之议(2 / 3)
位和权力分配,言语间不乏争功诿过、互相倾轧。
王潮被这些繁杂的事务搞得焦头烂额,他擅长行军打仗,对于这种微妙的人事平衡和利益分配,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他无比怀念弟弟在身边时,总能将复杂问题梳理得井井有条,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与此同时,一股暗流开始在城中悄然涌动。
一些关于王审知伤势的谣言开始传播,越传越离谱。
有人说王参军中的是剧毒,恐怕熬不过几天了。
有人暗中嘀咕,说王审知推行新政,得罪了鬼神,此次中箭便是“天谴”
,证明其道非正。
甚至有人恶意揣测,这是王潮将军借刀杀人,除去功高震主的弟弟…
这些谣言恶毒而隐蔽,显然是有心人在背后推动,意图搅乱人心,破坏王氏兄弟的威信和关系。
王潮闻报后,勃然大怒,下令严查谣言源头,但一时难以根除。
他更加频繁地前往探望王审知,嘘寒问暖,赏赐不断,以实际行动粉碎谣言,但也因此牵扯了更多精力。
躺在病榻上的王审知,通过阿福和李尤等人,对外面的风波了如指掌。
他心中焦急,却无力起身。
肩伤和毒素让他异常虚弱,连说话都困难。
他知道,郑珏正在利用这个机会反扑,试图将一切拉回旧轨道。
他知道,军队的整合面临重重困难。
他知道,兄长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必须做点什么。
“阿福…”
他虚弱地唤道,“取…纸笔来…”
阿福连忙取来简陋的笔墨和木牍。
王审知强撑着,用颤抖的手,极其缓慢地写下几行字。
这不是具体的方案,而是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一、降卒打散重整,掺入老营,以老带新,论功行赏,一体同仁。”
“二、粮秣供给,仍按定量,示以公允,稳定军心。”
“三、郑珏所求,可虚与委蛇,予其文教虚名,然仓廪、工坊、城防之实权,务必紧握。”
“四、可张榜安民,重点提及‘减免赋税’、‘鼓励耕织’、‘恢复生产’,邀士绅共议,然决策之权在我。”
“五、派可靠之人,接回流民家属,分与荒田、种子、借予农具,秋后偿还,以固根基。”
写完这些,他已冷汗淋漓,几乎虚脱。
“…呈予兄长…”
他喘着气吩咐道。
阿福捧着这沉甸甸的木牍,飞快地送往王潮处。
王潮正在为如何整编降卒而头疼,看到弟弟病中送来的建议,眼前顿时一亮。
这几条建议,虽简短,却直指核心,既顾全了大局稳定,又牢牢抓住了权力和资源的根本。
尤其是“降卒打散重整,论功行赏,一体同仁”
和“紧握实权”
这两条,更是说到了他心坎里。
“明远…吾弟也!”
王潮感慨万分,立刻依计而行。
他迅召集将领,宣布了整编方案,强调功过分明,一体同仁,迅安定了降卒之心。
对于郑珏,他则大方地给予其“总领文教祭祀事宜”
的头衔,并拨付一些无关紧要的款项,让其忙于筹备一场盛大的“告捷祭天”
典礼,暂时无暇他顾。
同时,按照王审知的建议,布了以“减免赋税”
、“鼓励生产”
为核心的安民告示,大受欢迎。
局势,再次向着有利于王氏兄弟的方向展。
几天后,王审知的伤势稍有好转,已能勉强坐起。
王潮处理完公务,便来看他,将近日情况一一告知,最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