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净水难题(3 / 4)
有什么矿物或泥土,投入水中能助杂质沉淀?”
老军医捻须沉思片刻:“《本草纲目》有载,白石脂、赤石脂可澄清水质,但价格不菲。
若是寻常泥土”
他摇摇头,“多是越搅越浑。”
王审知却眼前一亮:“走,去砖窑看看!”
在砖窑附近,王审知找到了几种不同的黏土样本。
回到营地后,他立即设立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区,用数个陶罐盛满浑水,分别投入不同的黏土进行测试。
大多数情况下,老军医说得对——水越搅越浑。
但有一种略带红色的黏土显示出奇特的效果:它在使水浑浊一段时间后,竟然能让更细小的颗粒沉淀下来,效果虽不如明矾明显,但确实有用。
“这是红壤,”
砖窑的老匠人告诉他,“里面含铁量高,咱们烧砖时都不太爱用,容易变色。”
王审知如获至宝,当即下令采购一批这种红壤,与明矾混合使用。
虽然效果仍不如纯明矾,但大大减少了明矾的消耗量。
然而柴火问题依然无解。
随着夏日来临,对饮用开水的需求只增不减,周边地区的柴火价格已经翻了三番。
王审知站在营区高处,望着远处泉州城的轮廓,心中有了决断。
他转身对阿福道:“备马,我要去见刺史大人。”
泉州刺史府衙内,气氛并不比城外轻松多少。
年过五旬的刺史崔沅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参军,心中五味杂陈。
王氏兄弟兵变夺权的事早已传遍福建,如今王潮被推为留后,实际上已控制了大半州郡。
眼前这位王审知虽是文人出身,却在军中声望日隆,不可小觑。
“王参军所言‘净水奇术’,本州已有耳闻。”
崔沅缓缓道,“只是如今城内亦有不少百姓因饮水不洁而患病,柴薪价格飞涨,民生艰难啊。”
王审知拱手道:“崔大人,卑职此次前来,正是为此事。
我军愿以全套卫生防疫之法与泉州共享,包括净水技术、粪便处理、病患隔离等一应措施,只求大人能支援三日柴火,解我军燃眉之急。”
崔沅眯起眼睛:“三日柴火?王参军可知如今柴价几何?”
“卑职深知,”
王审知不卑不亢,“但若疫情在军中或城中爆,损失将远胜于此。
大人可曾计算过,一人患病,需几人照料?若是壮劳力病倒,田地荒芜,商旅断绝,又当如何?”
他向前一步,继续道:“我军营地现已建成一套净水系统,大人若有疑虑,可亲往视察。
若觉有效,再行决定不迟。”
崔沅沉吟片刻。
他早已听说王氏军中疫情控制得极好,几乎无人因时疫而死,这与城内每日增加的病患形成鲜明对比。
若真能学到这套方法,对泉州城无疑是件大好事。
“好!”
崔沅终于点头,“本州就信你这净水奇术一回!
但若无效”
“若无效,卑职愿自请责罚。”
王审知郑重承诺。
三日后,当第一批清澈的饮用水通过新搭建的竹筒管道输送到各营时,王审知正蹲在井边记录水质变化数据。
他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过滤系统:井水先经过铺有细沙和砾石的滤池,再加入明矾和红壤混合物沉淀,最后煮沸分配。
阿福兴冲冲跑来,脸上洋溢着喜悦:“明远哥,工匠们说要给你做个净水神碑!
就立在井边!”
“使不得。”
王审知笑着摆手,“叫惠民井就好。
你告诉工匠们,若要立碑,就刻上净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后来人都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