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兄长的咳声 kkxs7.com(2 / 3)
,初具雏形,皆赖你之力。农工兴旺,商路通达,军备渐强,连海上也都有了咱们的船……你做的,比我想象的更好。”
王审知默默听着,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是兄长极少有的、如此直白的肯定。
“但是,”王潮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
“越是如此,越是暗流汹涌。我若倒下,这福建节度使的位子,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内部,郑珏那些人,虽暂时蛰伏,但其门生故旧遍布士林,绝不会甘心;外部,南汉刘隐、吴越钱镠,虎视眈眈。你……准备好了吗?”
王审知迎上兄长的目光,没有回避:“兄长,弟虽不才,然数年历练,深知权柄之重,民生之艰。无论前路如何,弟必竭尽全力,守土安民,将兄长与我一心开创的这番基业,延续下去。”
“守土安民……”王潮喃喃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又被更深的忧虑覆盖,
“光有心不够,明远。你重格物,善经营,这是你的长处。但乱世之中,人心诡谲,权术制衡,有时比真才实学更致命。我走后,你最需警惕的,并非明刀明枪,而是那些口诵圣贤、心怀鬼胎之人。郑珏……他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旧有的秩序和观念,他们会用‘礼法’、‘正统’这类的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王审知郑重地点点头:“弟明白。郑珏之流,其言虽迂腐,其势却根深蒂固。我会谨慎应对,既坚持我等利民之政,亦会注意策略,不授人以柄。”
“还有军中,”王潮又道,“张渠、李尤是你心腹,可堪大用。但一些老将,随我日久,未必全然服你。需恩威并施,既要倚重,亦要有所防范。尤其是……若有人借潮儿(王潮之子)之名生事,你当如何?”
这个问题极为尖锐,直指权力交接最敏感的核心。王审知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兄长,潮儿乃我亲侄,弟必善待之,保其一生富贵平安。然福建基业,非一家一姓之私产,乃万千军民之前程所在。弟承兄志,并非为了个人权位,而是为了能将这条‘格物致用、利国利民’之路走下去。若有人欲因一己之私,罔顾大局,弟为福建存续计,绝不容情!”
这番话掷地有声,既表明了亲情,更申明了公心与决心。王潮定定地看了弟弟许久,眼中最后一丝疑虑终于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托付重任的释然。他长长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疲惫地闭上眼睛:
“好…好…你有此心,有此志,我便放心了。记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福建的每一个人,才是根本。去吧,我乏了……”
王审知看着兄长沉沉睡去,呼吸间仍带着痰音,心中沉甸甸的。他轻轻为兄长掖好被角,退出寝居。
刚走出院门,却见郑珏带着几名士子打扮的人,正候在不远处。
郑珏面容肃穆,见到王审知,上前一步,拱手道:“王司马,听闻大帅贵体欠安,下官等特来问安。大帅乃福建支柱,万望保重。”
他话语恭敬,眼神却锐利如刀,似乎在仔细观察王审知每一丝表情变化。
王审知心中冷笑,这郑珏消息倒是灵通。他面上不动声色,还礼道:“有劳郑公挂心。兄长只是偶感风寒,需静养些时日。政务之事,自有我等分忧,不敢劳动郑公久候。”
郑珏微微颔首,却不移步,反而意味深长地道:“大帅乃朝廷肱骨,一方安危所系。若有万一,这福建大局,还需早定章程,以免小人窥伺,徒生事端啊。礼法有序,方能安邦定国。” 他特意加重了“礼法有序”四字。
王审知岂能听不出他话中之话,这是在暗示要按照“父死子继”或“朝廷任命”的“正统”程序来,暗指自己若接位,名不正言不顺。
他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