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兄弟燕京聚小店畅想配送展未来(1 / 3)

加入书签

汪俊把手里文件袋向李沐言递过去,文件袋里面是一沓沓合同和财务报表。

他快翻阅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报表上的数字令人惊喜——截至12月31日,沐言蔬菜配送中心实现净利润2o8万元,客户名单涵盖了英城市教育局下属32所中小学、6家国企食堂、3个建筑工地,甚至还有两家新开的社区市。

"

行啊,汪俊。

干得不错啊。

"

李沐言抬头,眼中闪烁着赞许,"

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

汪俊挠挠头,憨厚地笑了:"

还不是你指点的好。

按你说的,我们重点攻关事业单位食堂,又跟郊区几个大户签了长期收购协议,成本压下来不少。

"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

现在英城一建的王经理可照顾咱们了,把他认识的几个工地食堂都介绍过来了。

"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和两碗米饭。

汪俊立刻抄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含糊不清地说:"

火车上饿死我了……老李你也吃啊!

"

“我才吃完,吃不下了。”

李沐言说。

但是李沐言笑着同时还是拿起筷子夹了块肉,思绪却已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

2oo5年将是生鲜配送行业爆的一年,随着企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外包食材配送会成为趋势。

而现在,他们正好站在风口上。

"

汪俊,"

李沐言放下筷子,神情变得严肃,"

明年我们要大干一场。

"

汪俊立刻放下碗,抹了抹嘴:"

你说,我听着呢!

"

李沐言从包里取出笔记本,翻到事先画好的组织架构图:"

先,得换个像样的场地。

现在那个破旧仓库不够用了,得找个交通便利、至少1ooo平米的标准化库房,要有分拣区、冷藏区、办公区,门口还得挂上正规的公司招牌,主要是我们的注册公司。

"

汪俊瞪大眼睛:"

1ooo平米?那得多少钱啊!

"

"

投入是必须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展。

"

李沐言在纸上写下几个数字,"

我算过了,以现在的盈利情况,完全负担得起。

关键是……"

他顿了顿,"

我们要需新购置五台冷藏运输车。

"

"

还购置冷……冷藏车?"

汪俊的筷子掉在桌上,"

那玩意儿一台就得十万左右?"

"

二手的大约7万一台,但值得投资。

"

李沐言的眼睛闪烁着先知般的光芒,"

未来三年,生鲜配送行业将迎来爆式增长,谁先建立冷链物流体系,谁就能占领市场。

"

汪俊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老李,你咋知道未来三年会咋样?"

李沐言心头一跳,意识到自己又说漏嘴了。

他轻咳一声:"

我研究过日本和欧美的行业展史,这是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国家也会如此。

"

不等汪俊追问,他迅翻到下一页:"

接下来是人员扩张。

目前咱们就七八个人吧?明年至少要招聘16人,组建完整的部门体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