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盟主(2 / 2)
侯景于548年10月攻占历阳时,皇帝就向围剿寿阳的五路大军及其它相关州郡,发布了挥师建康勤王的诏令。
最早赶到建康的就是总都督萧纶,他的人马11月23日抵蒋山。
其次是南路都督、鄱阳王萧范之子萧嗣,东路都督、通直散骑长侍裴之高。
他们二部经水路于11月29日抵达建康,屯兵于蔡洲,等待其它勤王军到来。
蔡洲就是秦淮河出口、莫愁湖与长江之间的那块大沙洲。这里距离石头城不远。
侯景得知他们到来,随即派军士点火烧毁秦淮河南岸的大片房屋,将那里的居民全部赶到秦淮河北岸,要他们沿秦淮河驻扎,成为战略防线。
烧毁的建筑包括着名的乌衣巷、王谢里。
西路都督是司州刺史柳仲礼,他约上表哥、衡州刺史韦粲,各率本部兵马,正在快马加鞭赶路。
湘东王萧绎派出的世子萧方、天门太守樊文皎、竟陵太守王僧辩也在路上。
此外,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宣猛将军李孝钦、南陵太守陈文彻也已经接近建康。
而北路都督、北徐州刺史萧正表已接受亲哥、正平皇帝萧正德册封,背叛萧衍朝廷。
549年正月,从各地“赶来”的援军,陆续抵达建康。
他们由新亭抵达秦淮河南岸,就地扎营。
萧嗣、裴之高、韦粲、柳仲礼、羊鸦仁、李孝钦、陈文彻、萧方、樊文皎、王僧辩……
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大人物。
这些人到达建康后,分别想方设法送信到台城里,向皇帝萧衍和太子萧纲请安。
令萧衍万分难过的是:他最器重的七皇子、梁荆二州刺史、军事实力最强的湘东王萧绎,只是派出长子萧方和两位太守,他本人竟然不来!
而萧衍最疼爱的小儿子老八、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更是离谱:他不但没派一兵一卒,连慰问书都没有一封!
萧衍被气得摔了几次茶杯。
太子萧纲则只是冷笑。
萧正德八子还剩四子,太子萧纲和三个弟弟。
其中,六弟萧纶最为孝顺、大方。
他遵从父皇安排在朝中担任宰相,很受欢迎。
萧纶表面上很尊重太子萧纲。但萧纲在心里对他颇为戒备。
而另外两个弟弟老七、老八则不然,他们在外独霸一方,都有争夺大位之心。
还有一方势力:前太子萧统的几个儿子,萧誉、萧詧等,他们认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排序在萧纲之前,所以对萧纲成为太子不是那么服气。
……
抵达秦淮河南岸的援军达11万人之多。
大伙来自不同州郡,现在要统一与侯景作战,自然得有一位盟主。
如果六皇子萧纶、七皇子萧绎、八皇子萧纪在这,盟主人选自然没有争议。
但三位皇子不在,其余那些军队统帅可以说都在同样起跑线上,于是盟主问题真的成了问题。
到此时,大伙仍然坚信,侯景的那点力量不是多大麻烦。
这么多方力量集中起来,分分钟碾压侯景军。
如果这时争取到联军统帅之位,那么,搞定侯景之后,这位统帅必定是太子之下的第一大臣。
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背后的势力,他们必须争。
事实上,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