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毒圣体诀(2 / 6)

加入书签

引金蚕毒入穴,使此穴生“蚀金之力”,日后御毒可碎精铁。

-养血海穴(脾经):纳蜈蚣毒入穴,使此穴生“缠丝之力”,毒血出体可如绳捆敌。

-养太冲穴(肝经):融蝎子毒入穴,使此穴生“破障之力”,目光所及可催毒生疮。

三月后,十二正经皆有毒气流转,触碰石头,石面会泛起黑斑,片刻化为齑粉;抚摸草木,草木会迅速枯萎,流出黑汁——此为毒脉初通之兆。此时修者气息已带毒性,寻常人与之对谈,片刻便会头晕目眩,是为第二重功成。

要诀:

-督脉主阳,任脉主阴,毒循二脉流转,需“阳时(午时)行督脉,阴时(子时)行任脉”,合阴阳消长之理。

-涌泉穴通地脉,每日需赤足踏湿泥,借地阴之气助毒脉下沉,防毒气上浮伤脑。

-若某经疼痛难忍,是毒力过盛,可按压该经“荥穴”(如肺经鱼际、肝经行间),泄毒三分之一,再行循环。

第三重:毒血沸涌·五脏毒化

心法口诀:

“毒走经脉,当入五脏。肝藏青毒,肺纳白霜。

心燃赤火,肾凝玄光。脾承黄煞,五毒呈祥。

血化墨汁,气吐寒芳。脏腑如炉,毒力愈强。

半年功就,可抗刀枪。”

注解:

此重为“毒入脏腑”,将五脏转化为“毒炉”,使血液、气息皆带剧毒,是圣体成形的关键。

修者需分五脏逐一炼化:

-肝毒:取青蛇胆三枚,捣泥后和酒服下。引毒入足厥阴肝经,以意念催毒至肝。初时肝区如刀割,继而全身皮肤发青,此时需行“疏肝法”:凌晨观东方日出,引晨曦入肝,使肝中毒气化为青焰,绕肝三匝,最终融入肝叶。功成后,肝可滤百毒,目力大增,能看见百里外毒虫踪迹。

-肺毒:寻“腐骨草”晒干,烧烟吸入。引毒入手太阴肺经,使肺叶生白霜。吸气时如闻尸臭,呼气时则带草木腥气,三日后方能适应。功成后,肺可纳剧毒瘴气,吐息可化为毒雾,笼罩十丈之地。

-心毒:取“火蜈蚣”尾刺,刺破指尖,滴血入酒杯,温酒服下。引毒入手少阴心经,使心火与毒相融,化为赤珠悬于心间。初时心跳如擂鼓,血热如沸,需静坐于寒潭,借水阴压火毒。功成后,心血遇敌可化为火毒,溅之即燃。

-肾毒:取“玄冰蟾”之涎,涂于腰眼。引毒入足少阴肾经,使肾生玄光。初时如坠冰窟,四肢僵硬,需以意念引丹田毒种温肾,待玄光与毒种相融,腰眼生暖意。功成后,骨髓含寒毒,可抗烈火焚烧。

-脾毒:取“腐尸花”根茎,熬汤饮下。引毒入足太阴脾经,使脾生黄煞。初时腹胀如鼓,上吐下泻,需禁食三日,让脾将毒素炼化。功成后,脾胃可消化毒物,食毒如食佳肴,反增功力。

半年后,五脏皆成毒炉,血液由红转墨,气息带浓郁腥香(毒香),刀砍斧劈只留白痕,伤口会流出墨血,触之即腐——此为第三重功成。此时修者已非“凡人”,而是半人半毒之体,可与毒蛇共眠,与毒草共生。

要诀:

-心属火,肾属水,炼化心毒需借肾水相济,炼化肾毒需借心火相融,此为“水火既济”。

-脾为“后天之本”,炼化脾毒需最后进行,且需先炼脾胃功能,每日食少量黄土,增强脾的“土性”。

-五脏毒化后,需每月服一次“解毒丹”(甘草、金银花、绿豆熬制),非为解毒,乃为让毒与脏腑保持“生克平衡”,防脏腑被毒彻底侵蚀。

第四重:毒骨铮铮·骨髓生毒

心法口诀:

“毒侵五脏,当入骨髓。敲骨吸髓,毒根深植。

先炼指骨,次炼脊骨。头骨蕴煞,腿骨藏机。

骨生黑斑,触之如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