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2 / 4)

加入书签

于空间,而那是绝对无法被现的。

那么,张婶能凭什么呢?诬告?谣言?

到了保卫科,接待她的是科长和一名记录员。

气氛很正式。

科长先是例行公事地问了些工作生活情况,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周小小同志,最近有群众反映,说你的家庭成分有些历史问题没有交代清楚,另外,还看到你有不符合现阶段艰苦朴素作风的行为,比如私下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

希望你能够端正态度,向组织老实交代。”

果然如此!

周小小的心沉了下去,但同时又奇异地安定下来。

果然是这些莫须有的、基于猜测的指控。

家庭成分是硬伤,但早已档案可查,能做的文章有限。

而“来源不明的食物”

,张婶果然一直在暗中窥探!

周小小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委屈,但语气却异常坚定:“科长同志!

我家庭出身确实不好,这一点在我入职时就已经向组织坦白交代过了,档案里写得清清楚楚。

我从未隐瞒,并且一直努力接受改造,积极向工人阶级学习,这一点学校的领导和同事都可以证明!”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几分哽咽,像是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至于说我不符合艰苦朴素作风,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我每天在食堂吃饭,大家都是看得见的。

不知道是谁这样污蔑我?

如果指的是过年期间,那我可以明确告诉您,那是刘技术员家为了感谢我之前帮小兵补课,送来的一碗饺子。

邻里之间的正常往来,难道也成了罪过吗?刘技术员一家都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这食物的来源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周小小的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带着被冤枉的激动和恰到好处的愤慨。

她巧妙地将“来源不明的食物”

具体化为众所周知、政治正确的刘家送的年礼,一下子就将这个指控的根基抽空了。

保卫科长显然知道刘技术员一家,听到这个解释,严肃的表情略微松动了一下。

他翻了翻桌上的材料,语气缓和了些:“周小小同志,不要激动。

组织上也是收到反映,需要进行核实。

这是对革命事业负责,也是对同志负责。

你说刘技术员家送的饺子,有谁可以证明吗?”

“当时刘技术员和他爱人,还有他们的孩子小兵,一起送到我门口的。

走廊里可能也有人看见,但我不确定具体是谁。”

周小小回答得很快,毫不迟疑,“科长同志,您可以向他们核实。

我相信刘技术员一家会如实说明情况的。”

她刻意没有提及张婶可能也看见了,更没有说出刘家媳妇当时畏惧张婶的眼神。

现在不是拉扯这些的时候,必须快刀斩乱麻,将问题局限于可以核实、并且对自己有利的范围内。

科长和记录员低声交流了几句。

家庭成分是历史问题,确实早已记录在案,翻不出新花样。

而“生活作风”

这个指控,如果真如周小小所说,是工人同志出于感谢送的礼,那就不仅不是过错,反而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她与工人阶级的“良好关系”

,与指控的意图完全相反。

科长抬起头,语气已经基本恢复了平常:“周小小同志,你的解释组织上会进行核实。

你要相信组织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回去之后,继续好好工作,不要有思想包袱,但也要注意影响,严格要求自己。”

“是,科长同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