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济济天下大兴(3 / 4)

加入书签

交融在一起。

……

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仿佛只是眨眼之间,襁褓里那个软糯的小婴儿,就在岁月的悄然滋养下,像是被一双看不见的、却精妙绝伦的时间之手悉心雕琢着,以令人咋舌的度长大了。

粉嫩的小脸愈圆润饱满,仿若春日枝头熟透的蜜桃,泛着健康又可爱的光泽;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仿若藏着万千星子,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明亮得能驱散世间所有阴霾,整日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对周遭的一切都满是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才几个月大,他周身竟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道韵,那股气息,仿若山间清晨缭绕的薄雾,丝丝缕缕,缥缈虚幻,又神秘莫测,叫人瞧上一眼,便忍不住心生探究之意。

起初,家人只觉这孩子格外安静乖巧,和寻常那些稍有不如意就哭闹不休的婴儿截然不同。

待在婴儿床里的时候,他时常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上光影交错的角落,眼神深邃幽远,透着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沉静,仿若一位历经千帆、洞察世事的老者,正沉浸在往昔的回忆当中。

有时,他还会兴奋地挥舞着小手,动作看似毫无章法,却又隐隐带着一种莫名的韵律,像是在隔空比划着什么玄之又玄、深奥难懂的手势,看得旁人一头雾水,却又莫名觉得震撼。

母亲偶然从旧箱子里翻找出一串老旧的道观祈福铃铛,那铃铛色泽暗沉,带着岁月摩挲的痕迹,原本只是想着挂在床头图个吉利。

谁能想到,铃铛刚一挂上,竟无风自响,清脆悦耳的声音回荡在安静的屋内,吓得母亲差点脱手,心脏猛地提到嗓子眼。

可再看那婴儿,不仅没被吓到,反而咯咯直笑,笑声清脆响亮,好似银铃碰撞,可细细听来,那笑声里又似藏着洞察世事的畅快,仿佛世间一切在他眼中都不过是一场有趣的闹剧。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不胫而走,邻里街坊听闻有这般奇特的娃娃,好奇心顿起,纷纷上门探望。

众人围在婴儿床边,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那孩子也不认生,一对乌溜溜的眸子坦然直视众人,被他这么瞧着,有人竟莫名感到心虚,好似自己心底那些平日里藏得极好的琐碎杂念,都被这小小的人儿一眼看穿,无所遁形。

有位上了年纪、略通风水的老者,听闻消息后,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走近。

刚一靠近婴儿床,顿觉一股清正之气拂面而来,那气息仿若山间清泉,瞬间涤荡心灵,惊得他连退几步,手中拐杖差点都拿捏不稳,口中喃喃自语:“这娃……绝非凡品呐!

这等气韵,老朽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呐!”

武当山与龙虎山也有所耳闻,一番商议之后,各自悄然派了几位年轻有朝气的弟子前来探看。

那几个小道童身着素净道袍,踏入家门的瞬间,尚未开口言语,便觉一股同源的灵力波动隐隐传来,几人互相对视,满眼皆是震惊之色。

其中一个胆大些的,按捺不住心中好奇,缓缓凑近婴儿,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古朴玉佩。

这玉佩质地温润,雕纹古朴,本是道门传承许久的灵物,常用来勘验灵根。

刚悬于婴儿头顶,刹那间,玉佩光芒大放,那光芒几近灼目,绚烂得如同盛夏烈日,玉佩上铭刻的古老符文好似活过来一般,游走闪烁,兴奋至极,好似离家多年的游子终于寻得归途,正欢快地认祖归宗。

孩子的父母皆是普普通通的凡人,虽不明就里,但看着众人这般乎常理的反应,也知晓自家孩子定与常人迥异。

父亲日夜忧心忡忡,既骄傲于孩子的特别,仿佛自家出了个天选之子;又害怕这份特殊给他招来无端祸端,毕竟这世间人心难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于是,家中门窗一一加固,行事愈低调谨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