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归乡(3 / 4)
老巷亮起了暖黄的路灯。齐乐坐在门槛上,蜚趴在他身旁,巨大的身躯将他护在阴影里,偶尔用头蹭蹭他的手臂,像是在安抚。九尾狐不知何时从山海经里钻了出来,蜷在他的脚边,尾尖的狐火泛着暖光,将周围的寒气驱散。
齐乐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月光洒在茶店的窗台上,刚好落在梧桐芽的叶片上——那金光似乎更亮了些,隐约能看到叶片上的脉络在轻轻跳动,像一颗小小的心脏。他想起梧桐当初笑着说“要在茶店种满山茶”的模样,想起夕递给他温水时眼底的暖意,想起藤原雪在富士山说“等你回来山茶就开了”的笃定。
指尖传来一丝温热,是梧桐芽的金光透过窗户,轻轻落在他的手背上。那暖意里没有建木的阴冷,只有纯粹的生命气息,像在告诉他:别怕,我还在。
齐乐站起身,拍了拍蜚的鬃毛,又摸了摸九尾狐的头顶。他转身走进茶店,夕已经温好了晚饭,桌上摆着两副碗筷,旁边还放着一小碟给凤皇留的松子(那只火鸟傍晚终于回来了,此刻正蜷在屋檐上打盹)。梧桐芽就放在餐桌旁,叶片上的金光轻轻蹭着他的袖口,像是在撒娇。
“明天我去查古籍,看看有没有净化建木残魂的法子。”齐乐坐下,拿起筷子,目光落在夕的脸上,“辛苦你了,这几天。”
夕摇摇头,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我不辛苦,只要它没事就好。”她的笑容很轻,却像暖光一样,落在齐乐的心上。
窗外的风渐渐柔和,带着老巷里桂花的香气飘进来。梧桐芽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叶片上的金光与桌上的灯火交织在一起,映得整个茶店都暖融融的。齐乐看着那株小小的芽苗,心底的凝重渐渐散去——不管是昆仑墟的威胁,还是建木的残魂,只要身边有这些人、这些伙伴,他就有勇气一一面对。
毕竟,这株梧桐芽不仅藏着梧桐的牵挂,更藏着他们所有人的希望。而希望,从来都能抵挡住最深的黑暗。
接下来的几日,沪市老巷里的茶店,竟真的浸在了难得的平静里。
天刚蒙蒙亮,檐角就传来凤皇叽叽喳喳的闹声——那只火鸟总爱踩着第一缕阳光蹦跶,爪子扒着瓦檐,歪着头盯着柜台后的齐乐,金红色的羽毛被晨光染得发亮。齐乐从竹篮里摸出一把晒干的松子,指尖捏着一颗晃了晃,凤皇立刻扑棱着翅膀冲下来,叼住松子就往屋檐下的鸟窝里钻,嘴里还叼着半颗没咽下去,含糊不清地叫着,像是在炫耀。齐乐笑着摇了摇头,指尖还沾着一点松子壳的碎屑,他随手拂去,转身走向窗边的梧桐芽。
瓷盆里的芽苗又长了些,第三片新叶已经舒展开,边缘泛着淡淡的金边,阳光落在叶片上,能看到脉络里流动的微光。齐乐拿起案头的玉勺,从青瓷瓶里舀出一点灵泉水——这是他特意从灵脉节点处接来的,温和不刺激。他的动作很轻,玉勺贴着土壤边缘,让泉水慢慢渗进去,指尖偶尔蹭到叶片,会泛起一丝极淡的破妄金光,像是在轻轻安抚。梧桐芽似有感应,叶片轻轻晃了晃,蹭过他的指尖,软乎乎的,像极了当初梧桐递给他茶盏时,指尖的温度。
等把梧桐芽照料好,老巷里已经飘起了早点铺的香气。齐乐搬了张竹椅坐在柜台旁,怀里揣着的《山海经》摊在膝头,书页泛着淡淡的金光,偶尔有细小的符文从纸页上飘出来,绕着他的手腕转一圈,又钻回书里。九尾狐不知何时从书页里溜了出来,蜷在他的腿边,毛茸茸的尾巴轻轻蹭着《山海经》的封面,尾尖的狐火像颗小灯笼,暖得人心里发柔。蜚则趴在店门口的青石板上,巨大的身躯蜷成一团,玄黑的皮毛被阳光晒得温热,偶尔有路过的孩童好奇地探头看,它也只是抬抬眼皮,又慢悠悠地闭上,半点没有之前在富士山时的凶戾。
“茶要凉了。”夕端着一碗刚温好的桂花乌龙走过来,瓷碗放在竹椅旁的小几上,香气顺着热气飘散开。她看了眼齐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