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科研所正式聘书 + 军婚预告(2 / 3)

加入书签

冻土上,眨眼只剩一个小凹坑。

“歇会儿吧,”苏瑶递过毛巾,“明天再劈也不迟。”

陆战野接过毛巾擦脸,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多备点,办酒席时烧热水用。”他朝屋里望了眼,“孩子们呢?”

“在写请帖,”苏瑶笑道,“星辰说要给bJ的林晓寄一张,请她来吃红鸡蛋。”

陆战野把斧头立在墙角,挨着苏瑶坐下:“等开春,咱们回趟老家。”他望着远处的麦田,“我娘总念叨,想见见能把药厂办起来的姑娘。”

苏瑶的手搭在肚子上,会轻轻动一下。“带孩子们一起去,”她靠着陆战野的肩,“让奶奶看看她的宝贝孙子。”

夜里,陆战野在灯下给孩子们削木枪,苏瑶整理设备清单。觉得机械词也带温度。。

“你说,孩子们该起什么名好?”陆战野突然问,手里的刻刀停在木枪上,“要是龙凤胎,得有个好名字。”

得带点庄稼气,”苏瑶翻着药书,“你看星辰、宇轩、诗涵,都太文气了。”

陆战野笑了:“当初不是你说了,要让孩子们多读书?”他想了想,“叫陆麦囤?陆谷穗?”

苏瑶被逗得直乐:“像粮仓的名。”她指向窗外的麦田,苏瑶把窗推开一条缝,冷风裹着麦秆味灌进来。“叫青苗吧,”她声音低下去。

陆战野把“青苗”两个字刻在木枪上,笔画歪,却韧。“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一早,做衣裳的刘阿姨来量尺寸。她捏着软尺在苏瑶腰上绕了圈,咂嘴道:“得放宽些,怀着两个呢。”陆战野在旁边盯着,连声说“再宽点,再宽点”,逗得刘阿姨直笑。

陆星辰在旁边写请帖,陆宇轩用红纸剪喜字,剪得四不像却认真。陆诗涵跟着刘阿姨学针线,把红布条缝在自己的小褂子上。

“娘,你看我像不像小新娘?”陆诗涵转着圈问,红布条在衣角飘动。

苏瑶刚要说话,院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张教授披着军大衣从吉普车上下来,手里拎着个黑皮包:“听说双喜临门,我来讨杯喜酒。”

看见桌上的设备清单,他眼睛亮了:“这些都是新款式,比省科研所的还强。”他从包里取出本《抗生素生产工艺》,“特地给你带的,上面有我标注的重点。”

陆战野去厨房烧水,苏瑶和张教授讨论生产线。小张在旁边记笔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等设备安装好,我派两个学生来驻点,帮你,”张教授喝着热茶说,“争取年前生产,出第一批青霉素。”

陆诗涵端着盘炒花生过来,仰着脸问:“张爷爷,青霉素能治咳嗽不?我上次咳嗽,娘给我炖的梨水。”

“能治,”张教授夹了颗花生给她,“以后咱们村的娃娃生病,就不用怕了。”

中午留张教授吃饭,陆战野亲自宰了只老母鸡。苏瑶把鸡汤盛给张教授,他喝了两口就放下筷子,盯着墙上的'农田药材分布图'看。张教授随口一句“荒坡种金银花草算”,苏瑶点头,“明年再说。”

“我也这么想,”苏瑶指着图上的山地,“那片荒坡闲着,让乡亲们种药材,比种玉米划算。”

陆战野接话:“武装部能帮忙联系销路,部队医院每年都要不少药材。”

张教授笑道:‘好嘛,地里长药,厂里制药,正好一条链!”

下午张教授去公社考察场地,陆战野带着孩子们去大队部借桌椅。苏瑶在药厂收拾聘书,二柱子扛着块木板进来,上面写着“县科研所制药实验基地”,是他找木匠连夜做的。

“挂药厂门口咋样?”二柱子把木板往门框上比划,“漆还没干透,得小心点。”

苏瑶看着那块木板,没说话。

娘,我们回来了!”陆星辰举着串鞭炮冲进院子,是陆战野从供销社买的,“李婶说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