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褒贬不一,高滔滔(2 / 2)
【但她执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反对变法的旧党大臣。】
【在他们的推动下,高滔滔下令全面废除王安石的新法,恢复旧制。】
【这一时期因哲宗年号为“元祐”,史称“元祐更化”。】
【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也使得新旧党争彻底白热化和意识形态化,为后来更残酷的党争埋下了祸根。】
【1093年,高滔滔病逝,谥号“宣仁圣烈皇后”。】
【她去世后,宋哲宗亲政,重新启用新党,打击旧党,北宋政局再次剧烈翻转。】
“坏了!”
宋太祖赵匡胤一拍大腿,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如果只坚持一条道路还可以,不管对错,都能平稳发展。
最怕的就是一直变更,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不仅是朝堂势力之间的倾轧,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百姓们。
这是在动摇国本!
【虽然后世对于高滔滔废除新法的历史功过至今仍有争议。】
【但她作为一位廉洁、能干、并谨守本分的女性统治者,其个人品德和政治操守始终为后世所敬仰。】
【她大权在握,却始终牢记自已是在“权同处分军国事”,即代理国政。】
【她悉心培养孙子宋哲宗,并在临终前主动还政于他。】
【她没有出现像武则天或慈禧那样长期把持朝政、权力私有的情况,这一点深受儒家士大夫的推崇。】
【《宋史》对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她“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
【她的争议点,主要来自于她对王安石变法的全盘否定。】
【支持变法者认为她过于保守和顽固,中断了富国强兵的改革进程,使得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她执政期间对新党人物的打压,也加剧了北宋的党争,对后来的政治动荡负有责任。】
“这么说来,后世之人赞成变法吗?”
天幕下,高滔滔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中,心中暗暗自语道。
她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做错了吗?
【总的来说,高滔滔是一位个人品德近乎完美、政治能力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但其关键的政治决策对北宋王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负面影响。】
【她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但不是一个有远见的改革家。】
【她擅长在既有框架内进行修补和维稳,但面对积重难返的复杂问题时,她选择了最直接但也最保守的回头路,而非向前寻找解决方案。】
【她的品德照亮了个人,但其政治决策却可能加速了国家的衰亡。】
【但无论如何,她都是研究北宋中后期政治史一个绝对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
【高滔滔盘点完毕,我们来盘点最下一位权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