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二人的幸福生活(1 / 3)
烟火里的朝暮
六月的bJ,太阳刚爬过胡同口的老槐树,就把热气泼洒下来。邢成义每天清晨五点半准时醒来,地下室的窗户透着点灰蒙蒙的光,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身边的王红梅。床头的粉白搪瓷杯里早已晾好了温水,是他前一晚睡前接的——知道王红梅早上醒了要喝水,他总记着这事。简单洗漱后,邢成义从铁皮衣柜里翻出干净的工装,又弯腰从床底拿出昨晚擦好的黑布鞋,鞋边还沾着点昨天处理鲍鱼时溅上的海水渍,他顺手用布擦了擦。正要出门,手腕却被王红梅攥住,她揉着眼睛坐起来,声音还带着困意:“今天你鲍鱼档早班,中午我值班,记得吃午饭,别又像上次似的啃凉馒头,处理鲍鱼费劲儿,饿着肚子没力气。”邢成义笑着点头,俯身帮她把滑下来的被子往上拉了拉:“知道了,你也别太累,素味斋端面时慢着点,速写本别总揣着,放宿舍抽屉里,省得磨坏了。”两人在门口匆匆道别,邢成义往金沙食府走,王红梅则回宿舍换衣服去素味斋上班。
金沙食府的鲍鱼档在后厨最靠里的位置,隔着一层玻璃,能看到前厅客人的身影。邢成义刚换好工装,就看见档口前摆着两箱新鲜的鲍鱼,外壳泛着青褐色的光,还带着海水的潮气。主厨莫师傅早已在那里等着,手里拿着一把小刀:“成义,今天客人订了十份鲍汁鲍鱼,还有几桌要蒜蓉粉丝蒸的,你先把鲍鱼处理干净,动作麻利点。”邢成义应了声,挽起袖子,从水箱里捞起一只鲍鱼,先用刷子仔细刷掉外壳上的黏液和杂质,再用小刀沿着壳边轻轻划开,将鲍鱼肉取出来,去掉内脏和嘴部,动作娴熟得像是练了千百遍。他处理鲍鱼的手法是莫师傅手把手教的,当初为了练稳手,他在宿舍里用土豆模拟鲍鱼,切了整整一筐土豆,手指被刀划了好几个小口子,现在终于能做到刀刀精准,连莫师傅都常说:“这小子,手上有劲儿,心还细,是个干鲍鱼档的好料子。”
后厨的风扇呼呼地转,吹不散满屋子的热气和海水腥味,邢成义的工装很快就被汗浸湿,贴在后背,额前的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滴,他也只来得及用袖口胡乱抹两下,手里的活却半点没停。处理好的鲍鱼肉要放进清水里泡着,每隔十分钟换一次水,去净腥味,然后用刀在鲍鱼肉上切出十字花刀,方便入味。忙到上午十点,第一批客人开始进店,邢成义就站在灶台前,等着给鲍鱼焯水、煎制。蒜蓉粉丝蒸鲍鱼要控制好火候,蒸久了肉质会老,时间短了又不熟;鲍汁鲍鱼则要慢炖,把鲍汁的香味熬进肉里,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有客人隔着玻璃看他处理鲍鱼,忍不住称赞:“这师傅手艺真好,鲍鱼切得真规整。”邢成义听到了,也只是腼腆地笑了笑,手里的铲子依旧稳稳地翻动着锅里的鲍鱼。
快到中午十二点,邢成义才抽空跟旁边档口的同事换了十分钟,跑到食府门口的小摊上买了个肉包子和一碗小米粥。他蹲在墙角,三口两口就把包子吃完,小米粥喝得热乎乎的,才算缓解了半天的疲惫。刚要起身回后厨,口袋里的传呼机突然响了,是王红梅发来的:“我中午值班,给你留了两个素包子,放素味斋前台了,你抽空来拿。”邢成义心里一暖,给王红梅回了句“好,你也记得吃”,就又扎回鲍鱼档忙活。
另一边的素味斋,王红梅正忙着给客人端面。她穿着素色的工作服,头发挽成利落的发髻,手里端着两碗炸酱面,脚步轻快地穿梭在桌椅间。“您的面,小心烫。”她笑着把面放在客人面前,转身又去后厨端下一桌的菜。素味斋中午人多,她从十二点忙到下午两点,才终于能歇口气。她从抽屉里拿出给邢成义留的素包子,用干净的油纸包好,放在前台,又给邢成义发了条传呼,告诉他包子放好了,才端起自己的碗,匆匆吃了几口凉了的面条。
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邢成义在鲍鱼档忙到四点多,才把今天的订单都做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