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总店的忙碌(2 / 3)

加入书签

“咕嘟”冒了个泡,像后厨熬汤时浮起的浮沫;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条条亮斑,晃得人心里也亮堂堂的。他悄悄摸了摸蓝布包里的菜刀,刀柄的温度透过帆布传过来,像在跟他说:这下,算是真正在总店扎下根了。

早例会开得不长,夏小汐把当日的活计安排得明明白白,末了又特意嘱咐:“邢师傅初来乍到,鲍翅档的刘师傅多带带,餐具消毒柜的使用流程、明档区域的卫生标准,都给讲细致些。”

散会时,夏小汐领着邢成义往鲍翅档走。穿过后厨的走廊,空气中渐渐飘来股淡淡的高汤香,混着葱姜的气息,勾得人嗓子眼发紧。“前头就是鲍翅档了。”夏小汐侧身让他,“那口明档灶台,是咱总店的脸面,天天擦得能照见人影,客人吃饭时,就爱盯着师傅们做菜。”

邢成义往前瞅,果然见个半开放式的档口,青灰色的台面光溜溜的,锃亮的锅碗瓢盆摆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兵。一个四十来岁的师傅正弯腰擦灶台,后背的围裙沾着点油渍,看着倒比素味斋的老师傅们讲究些。

“刘师傅,忙着呢?”夏小汐扬声喊了句。

那师傅直起身,转过身来。脸上带着道浅浅的疤痕,从眉骨延伸到颧骨,笑起来时疤痕也跟着动,倒添了几分和气:“小汐主管,这是?”

“这就是从素味斋调过来的邢成义师傅,往后跟您在鲍翅档搭伙。”夏小汐把邢成义往前推了推,“邢师傅,这位是刘建军刘师傅,鲍翅档的老大哥,您可得多请教。”

邢成义赶紧伸出手:“刘师傅好,我叫邢成义,往后您多指点。”

刘建军握着他的手,掌心粗糙得像砂纸,却很有力:“邢师傅年轻啊!莫厨的徒弟?我跟莫厨早年在厨艺交流会上见过,他那手葱烧海参,绝了!”他往旁边挪了挪,露出身后的灶台,“这就是你往后的‘战场’,家伙什都齐,缺啥跟我说,库房里备着呢。”

邢成义看着那口燃气灶,蓝色的火苗在灶眼里轻轻跳,像老家灶膛里的火星子。灶台上摆着个白玉瓷盘,里面盛着泡发好的海参,个个饱满得像小胖娃娃,旁边的鲍汁正用小火煨着,咕嘟咕嘟冒热气,香得人直咽口水。

“先别急着上手,”刘建军递给他块干净的抹布,“明档的规矩,头天先熟悉环境。台面得擦三遍,水渍不能留;餐具摆的时候,盘边得对齐档口的红线;客人点单后,报菜声得洪亮,让前厅服务员听得清。”他指着档口外的座位,“瞧见没?那几桌离得近,客人能瞅见你颠勺,手得稳,别慌。”

邢成义点点头,拿起抹布擦台面,冰凉的大理石透过布料传来凉意,倒让他心里更踏实了些。他擦得仔细,连边角的缝隙都没放过,擦完直起腰,台面果然亮得能照见自己的影子——比素味斋后厨的水泥台,讲究多了。

刘建军在一旁看着,嘴角悄悄翘了翘。这年轻人看着斯文,干活倒不毛躁,擦个台子都这么上心,莫厨教出来的徒弟,果然错不了。他往邢成义手里塞了个小本子:“这是鲍翅档的常点菜谱,配料分量、火候时长都写着呢,闲了看看,记不住没关系,做的时候我在边上盯着。”

邢成义接过本子,封面上印着“金沙食府鲍翅档”几个字,纸页边缘有点卷,想来是被人翻了无数遍。他翻开第一页,“鲍汁扣辽参”五个字下面,密密麻麻写着步骤,字里行间还画着小记号,像“酱油少放半勺”“煨汁时加陈皮”,想来是刘师傅自己添的。

“刘师傅,您这方子记得真细。”邢成义由衷地说。

“干这行,就得较真。”刘建军往灶里添了点气,火苗“呼”地窜高些,“客人来咱这儿吃鲍翅,图的就是个地道,差一分火候,味道就偏了。”他拍了拍邢成义的肩膀,“慢慢学,你年轻,脑子活,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