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蓝色港湾2(2 / 3)

加入书签

期想申请把毕业设计做素味斋的主题,”她眼里闪着光,“就叫《人间烟火》,肯定比画那些欧式建筑有意义。”

夜渐深时,巷子里的狗叫了两声,又安静下来。徐涛抱着吉他坐在门槛上,弹起那首在蓝色港湾写的曲子,这次的旋律里多了些细碎的声响——邢成义擦锅的布摩擦铁锅的沙沙声,陈露清洗玻璃罐的叮咚声,熊立雄给桂树浇水的哗啦声,李萌萌笔尖划过画纸的沙沙声,还有王店长在灶前添柴的噼啪声。

这些声音混在一起,比蓝色港湾的音乐喷泉更动人。

李萌萌忽然提议:“咱们去后院看看那两条鱼吧,别冻着了。”五个人拿着手电筒往后院走,光柱在青砖地上晃啊晃,像在跳一支笨拙的舞。小水池里的鱼果然醒着,尾巴一甩,溅起的水珠落在手电筒的光里,像撒了把碎钻。

“等挖了大湖,就给它们找些伙伴,”熊立雄蹲在池边,手指戳了戳水面,“再养几只鸭子,早上能听嘎嘎叫,比闹钟还准。”

邢成义摸着下巴点头:“湖边得种点芦苇,夏天能挡挡太阳,秋天芦花能当装饰,徐涛弹琴的时候,芦花跟着晃,多好看。”

陈露已经开始盘算:“湖边长椅得用老木头做,像蓝色港湾的那样,不过得刻上咱素味斋的名字,再雕几朵桂花,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咱这儿的。”

王店长站在台阶上,看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规划,忽然觉得眼睛有点潮。这些年素味斋像棵老树,他们都是树上的枝丫,看似各有方向,根却紧紧缠在一起,扎在这片土地里。

回到前院时,邢成义忽然说:“我去炒个菜吧,晚上光喝粥,怕你们半夜饿。”他系上围裙往灶台走,脚步轻快得像个小伙子。陈露赶紧去洗青菜,熊立雄剥蒜,李萌萌在旁边递盘子,徐涛的吉他声又响起来,这次的调子热热闹闹的,像在为炒菜伴奏。

油倒进铁锅的瞬间,“滋啦”一声腾起金黄的火苗,把邢成义的脸映得通红。菜香混着油烟味漫开来,比蓝色港湾的任何香气都让人踏实。王店长靠在门框上笑,忽然觉得,这世上最动人的风景,从来都不在远方的灯火里,而在这口冒着热气的铁锅上,在这群吵吵闹闹的人眼里,在每个想回家的念头里。

李萌萌举着画板,趁着灶火的光飞快地画着,炭笔在纸上沙沙游走。画里的邢成义正颠勺,火苗舔着锅底,陈露举着盘子在旁边等,熊立雄的手里还攥着瓣蒜,徐涛的吉他放在灶台上,弦上缠着片飘落的桂花。背景里,素味斋的灯笼亮着,像颗跳动的心脏。

她在画的角落写了行小字:“蓝色港湾的灯再亮,也不及素味斋的一缕灶烟。”

窗外的月光淌进灶房,落在每个人的肩头,像层薄纱。远处的蓝色港湾或许还灯火通明,可这里的人谁也没再想起那里的游船和喷泉——因为他们知道,最好的人间,从来都不在远方,而在眼前这口热锅里,在身边这些人心里,在每个平平淡淡的日子里。

徐涛的吉他声忽然变得格外温柔,像在说:这人间的好,不在精致的橱窗里,不在华丽的灯火里,而在清晨的第一缕炊烟里,在傍晚的一碗热粥里,在身边这些吵吵闹闹却不离不弃的人里。

灶膛里的火还在明明灭灭,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暖光,像幅永远不会褪色的画。

后半夜的露水打湿了院角的青苔,徐涛的吉他弦上凝了颗水珠,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轻轻颤动,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圆。

邢成义把炒好的青菜端上桌时,灶膛里的火刚好燃尽最后一截木柴,火星“噼啪”跳了两下,化作一缕青烟,从烟囱里悠悠飘出去,融进墨蓝色的夜空。陈露摆碗筷的手顿了顿,忽然指着窗外:“你们看,月亮出来了。”

五个人凑到窗边,月亮正悬在素味斋的檐角,清辉淌在院子里的桂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