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相濡以沫(2 / 3)
要两人齐心协力,总能把日子过好。就像锅里慢炖的排骨,只要火候到了,自然能炖出醇厚的香味。
接下来的几天,邢成义更加努力地学习。每天提前到岗,跟着张师傅熟悉各种菜品的流程,晚上下班回家,还会在小本子上记下当天学到的技巧。张师傅对他也越来越认可,不仅让他独立处理燕鲍翅的预处理,还开始教他做酒店的招牌菜——佛跳墙。
“佛跳墙的食材最讲究,”张师傅蹲在食材架前,指着一堆食材给邢成义看,“鲍鱼要选六头鲍,海参得是辽参,鱼翅要选金钩翅,还有干贝、花胶、火腿,每一样都得提前泡发好,少一步都不行。”邢成义认真听着,手里的小本子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鲍鱼泡发48小时,每天换水三次;花胶用温水泡软,再用姜片去腥……”
这天中午,邢成义在食堂又碰到了李慧。她端着餐盘走过来,脸上带着点愁容:“邢成义,跟你说个事,刚才有个客人点了葱烧海参,说味道不对,前厅跟后厨正闹别扭呢。”邢成义心里一紧:“怎么回事?是食材的问题还是做法的问题?”
“不清楚,”李慧摇摇头,“客人说之前吃的不是这个味,嫌太咸了。后厨说是按标准做的,前厅觉得是后厨没做好,两边都有点不高兴。”邢成义皱了皱眉——葱烧海参的酱汁配比是张师傅定的,从来没出过问题,怎么会突然变咸?他吃完饭,匆匆跟李慧道别,往后厨走。
回到后厨,果然看到王主管和前厅的领班在争执。“我们都是按标准配比做的,不可能咸!”王主管的声音很大,脸色涨得通红。前厅领班也不让步:“客人就是说咸了,难道还能骗你?你们是不是换了调料?”
邢成义走过去,轻声问张师傅:“张师傅,今天的葱烧海参是谁做的?酱汁是按之前的比例调的吗?”张师傅叹了口气:“是小李做的,酱汁我看着调的,没毛病啊。”邢成义心里一动,走到调料台边,拿起装盐的罐子尝了尝——盐的味道比平时重了些。“张师傅,可能是盐的问题,”他指着盐罐,“这盐好像比之前的咸。”
张师傅走过来尝了尝,脸色变了:“还真是!昨天刚进的盐,怎么味道不一样?”王主管也凑过来尝了尝,眉头皱得更紧了:“难怪客人说咸,这盐的咸度比平时高了一倍。”前厅领班见状,脸色也缓和了些:“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去跟客人解释一下,再给客人换一份。”
事情解决后,王主管拍了拍邢成义的肩膀:“行啊成义,观察得够仔细,这次多亏你了。”张师傅也点点头:“以后调酱汁前,都先尝尝调料,别大意。”邢成义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后怕——要是今天没发现盐的问题,不仅会得罪客人,还会影响酒店的声誉。
晚上下班回家,邢成义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红梅。王红梅听完,轻轻拍了拍他的手:“你做得对,做事就得细心点。以后在厨房干活,多留意这些细节,准没错。”邢成义嗯了一声,把她搂在怀里:“有你在,我做什么都有底气。”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平淡却充实。邢成义在酒店的工作越来越顺手,不仅能独立做葱烧海参、浓汤鱼翅等招牌菜,还得到了张总监的表扬。李慧偶尔会来后厨找他聊天,有时候是问客人对菜品的意见,有时候是给他带点小零食——她知道邢成义饭量大,总怕他吃不饱。
这天休息,邢成义带着王红梅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王红梅第一次来BJ,看到天安门城楼时,眼睛亮得像星星。“真壮观啊,”她拉着邢成义的手,兴奋地四处看,“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真的这么好看。”邢成义笑着给她拍照,心里盘算着,等以后攒够了钱,带她去更多的地方看看。
从天安门回来,路过一家婴儿用品店,王红梅停下脚步,趴在橱窗上看着里面的小衣服。“你看这件小裙子,多好看,”她指着一件粉色的小裙子,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