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找一个安顿的家(1 / 4)

加入书签

晨练场上的新招式(旅途篇)

火车驶出县城车站,车轮碾过铁轨的“哐当”声渐成节奏,载着邢成义和王红梅往bJ而去。从山东菏泽到北京西站的路,像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在窗外慢慢铺陈开。

刚离开菏泽地界时,窗外是成片的平原农田。此时正是夏末,青黄相间的玉米地铺展到天边,玉米穗子垂着红缨,风一吹便掀起层层绿浪,偶尔能看见田间立着几棵老杨树,枝叶舒展,像守护庄稼的老人。田埂上散落着低矮的砖瓦房,红瓦土墙在绿树间若隐若现,院门口常拴着黄狗,见火车驶过,便仰头吠几声,又追着跑几步,直到被田埂挡住身影。近处的水渠里,水色清浅,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白鹅悠闲地浮在水面,脖颈一伸一缩,搅碎了满渠的云影。

火车行至聊城附近,视野里多了些河网湿地。成片的芦苇荡在风中摇曳,芦苇穗子雪白,远远望去像落了一层薄雪。偶尔有白鹭从芦苇丛中飞起,翅膀划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又斜斜地落在远处的浅滩上,缩着脖子梳理羽毛。铁路旁的池塘里,荷叶已有些泛黄,却仍有几朵粉白的荷花挺立着,花苞饱满,像害羞的姑娘藏在绿伞般的荷叶间。池塘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枝条上的叶子虽不如春日鲜嫩,却也透着苍劲的绿,风一吹,枝条扫过水面,溅起细小的水花。

过了德州,农田渐渐被村镇和工厂替代。低矮的厂房连成一片,红砖墙面爬满了绿藤,烟囱里冒出淡淡的白烟,在蓝天下散开。工厂外的公路上,货车和三轮车往来穿梭,车斗里载着货物,偶尔能看见车夫叼着烟,慢悠悠地踩着踏板。村镇里的房屋多是两层小楼,墙面上刷着红色的标语,门口摆着盆栽,月季和扶桑开得热烈。街角的小卖部敞开着门,货架上摆着零食和日用品,老板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摇着蒲扇和邻居闲聊,看见火车经过,便抬头望一眼,又低下头继续说话。

进入河北境内,地势渐渐平缓,路边的白杨树愈发密集,成排的树干挺拔,枝叶交错,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铁路旁的水渠变成了宽阔的河流,河水浑浊,却也奔腾不息,河面上有运货的驳船缓缓驶过,船身吃水很深,船头劈开波浪,留下长长的水痕。远处的村庄里,晾晒着金黄的玉米和红色的辣椒,挂在屋檐下、树枝上,像一串串彩色的灯笼,透着丰收的热闹。偶尔能看见村民扛着锄头从田间回来,裤脚沾着泥土,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意。

临近bJ时,高楼渐渐多了起来。先是低矮的楼房,渐渐变成鳞次栉比的高层住宅,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铁路旁的绿化带里,种着银杏和松柏,修剪得整整齐齐。远处的塔吊高高耸立,正在建设中的楼盘裹着绿色的防护网,一派繁忙的景象。公路上的汽车排成了长龙,喇叭声偶尔能传到车厢里,与火车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

王红梅靠窗坐着,手指轻轻贴着车窗,看着窗外的风景从田园换到城镇,从低矮的房屋变成高耸的楼宇。她怀里的薄被还带着老家的气息,手边的枣糕散发着甜香,邢成义坐在身旁,正帮她剥着煮鸡蛋,蛋壳剥落在纸巾上,露出嫩黄的蛋白。

“你看,那边就是bJ的护城河了。”邢成义指着窗外说。王红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河岸边绿树成荫,偶尔有游人在河边散步,远处的城墙轮廓隐约可见,透着历史的厚重。

火车驶进北京西站时,站台上人潮涌动,广播里的报站声清晰响亮。邢成义拎起行李,扶着王红梅站起身。窗外的风景停在了站台的信号灯和来往的人群上,菏泽的农田、聊城的芦苇、德州的厂房,都成了身后的记忆。王红梅摸了摸脖子上的银锁,又看了看身边的邢成义,嘴角扬起笑意——老家的风景藏在心里,眼前的bJ,是他们要一起打拼的未来。

晨练场上的新招式(入城篇)

从北京西站出来,八月的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