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下南洋(3 / 4)
p;这个故事口口相传,莫名多了许多版本。
甚至有不少闲的无事干的文人雅士将其书写下来,加速其传播。
复仇、美人、财富……
这些都在牵动着江东百姓的心弦!
尤其是随着与交州的来往更加密切,众人还真的觅得了天竺的一鳞半爪!
“有人在交趾以南,确实见过一些浮屠僧侣。”
“他们亲口言说,在庙里修筑的神像都是用黄金做的!而且那牛也确实不少!”
这下,无数江东百姓亢奋起来!
故事中的那个天竺,真的存在!
那是不是说明,美女、土地、粮食、财富也真的存在?
而故事的高潮,依旧来自交趾。
交趾有僧,名曰维只难。
此人,便是一个活生生的天竺人!
当有人问起他天竺风情时,为了某些目的,他当然不可能说天竺残破,便纷纷应和。
而随着这名正牌天竺人承认,如今那故事,显然已经不仅仅是故事!
天竺,是真的存在的!
最开始的,依旧是一些商贾。
商贾对利益的追求,也赋予了其常人没有的探索精神!
尤其是随着尖底海船的广泛运用,技术性的难题也已经被解决,更是给这些商贾下南洋的行径提供了条件。
而这时,官府也彻底不再隐瞒占城稻的消息。
不但公布于众,告诉百姓占城稻可以作为早稻与本土晚稻轮番种植,形成一年两获的局面,还特意在公文中提及,这占城稻正是从交趾以南传来。
随着官府下场实锤,终于是打碎了许多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陆续,有人开始主动沿着海岸南下。
他们寻找码头,用于建立补给。
他们测绘海文,用于绘制海图。
他们改进船只,用于征服大海。
虽然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见到来自天竺的一块黄金,更别说找到可以用来制作冬衣,取代麻和木棉的作物,但至少,这已经是一个开始!
刘邈带着诸葛亮、司马懿往码头上走了一遭。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