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温水煮蛙(2 / 3)

加入书签

竞争对手的非公开信息,或者在某些审批环节“打擦边球”。起初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并且危暐总会用“行业潜规则”、“为了公司发展”等理由将其合理化。

当张帅帅第一次因为参与了这类事情而感到不安时,危暐会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帅帅,水至清则无鱼。想成大事,就得适应规则,哪怕这规则不那么光彩。你看xx总、xx局,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同时,危暐也会让他目睹,那些坚持原则、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如老陈、胡秘书,是如何被边缘化、被摧毁的。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利益诱惑与残酷的现实打压,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认知 dissonance(失调)。

渐渐地,张帅帅发现自己变了。他开始学会在会议上保持沉默,即使明知危暐的决策有问题;他开始对某些明显不合规的操作视而不见,甚至偶尔会为自己找借口开脱;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危暐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害怕失去这一切。

直到有一次,危暐让他篡改一份关键的产品测试数据,以获取一项重要资质。那次,张帅帅内心挣扎了很久,但最终,在危暐“这是为了公司几百号人的饭碗”以及“出了问题我担着”的承诺下,他妥协了。

那一次之后,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他已经被这套扭曲的“规则”彻底驯化,成了危暐权力体系中的一个齿轮,虽然内心时常感到痛苦和自我厌恶,却已经失去了挣脱的勇气和能力。

【回忆结束】

讲述这段往事时,张帅帅的声音充满了痛苦和羞愧。“他们就是这样,”他红着眼睛说,“先给你甜头,拉你下水,再用现实告诉你不听话的下场。一点点磨掉你的棱角,让你变得和他们一样……或者至少,保持沉默。”

陶成文沉重地点点头:“这就是系统性的腐蚀。它不追求立刻摧毁你,而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变质,最终成为它的一部分。我们现在面对的,就是这种力量的延续。他们在用同样的方式,试图逼我们妥协,让我们知难而退。”

鲍玉佳深吸一口气:“所以,我们更不能退。一旦退了,就证明他们那套是‘对的’,会有更多像帅帅曾经那样的人被拖下水,也会有更多像老陈、胡秘书那样的人被毁灭。”

(三) 绝地反击:逆向渗透

外部突破受阻,内部压力骤增,“破晓”小组决定改变策略——既然无法出去,就把对方“引”进来,或者,从内部找到突破口。

沈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既然他们能监测我们的通讯和网络活动,我们何不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故意释放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诱饵’信息。”

“比如?”陶成文问。

“比如,我们可以伪造一份关于‘w.S.Y’真实身份和藏身地的‘绝密’分析报告,通过一个他们一定能截获的渠道‘意外’泄露出去。”沈舟解释道,“报告内容要半真半假,指向一个对他们内部有威胁、但又并非我们真正目标的人物或者地点。如果他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这份‘诱饵’很可能引发他们的内讧,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动起来,只要动,就会露出破绽。”

“风险很大。”张帅帅表示担忧,“如果被识破,会打草惊蛇。”

“但僵持下去,我们可能会被他们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耗死。”鲍玉佳支持沈舟的计划,“值得一试。关键在于‘诱饵’的设计,必须足够逼真,能击中他们的要害。”

经过周密策划,一份指向某位与“东山会”关系密切、但在国内政商两界根基相对薄弱的外籍华裔富商(化名“李先生”)为“w.S.Y”核心嫌疑人的虚假报告,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看似内部人员失误的渠道,被“泄露”了出去。

(四) 信任危机与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