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深井涌泉破旱象,医道同源结新缘(2 / 3)

加入书签

紧紧相拥。

回到王宫,阿依慕将打井成功的消息告诉罗布,老国王激动得当场落泪,拉着她的手说:“我的女儿,你救了整个楼兰!我要上奏瑞国皇帝,让他重重赏赐你!”

“父王,不用赏赐,”阿依慕笑着说,“能让族人过上好日子,就是对我最好的赏赐。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瑞国的水工,是耐旱族的帮忙,更是……陛下的信任。”她想起林羽在观星台说的话,“他说,医术能连接两国情谊,现在看来,水井也能。”

罗布点头:“说得好!明天我就派使者去瑞国,不仅要感谢皇帝陛下,还要请更多的医者和水工来,让楼兰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让每一个族人,都能用上瑞国的好医术!”

消息很快传遍了楼兰,灾民们纷纷涌向黑风口,想亲眼看看那口能涌出甜水的井。阿依慕索性在井边搭起了临时医棚,一边教大家使用蒸馏器和过滤法,一边为赶来的病人诊治。

一个从沙漠深处逃来的牧民,带着一个浑身长满红疹的孩子,跪在医棚前哭求:“公主救救我的孩子!巫医说他中了沙鬼的诅咒,活不成了……”

阿依慕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只是得了严重的湿疹,是因为长期喝脏水、不洗澡引起的。她用蒸馏出的热水为孩子清洗,又涂上陈松配的“消炎膏”,笑着对牧民说:“这不是诅咒,是脏东西堵住了毛孔,用干净水洗干净,再涂上药膏,很快就好了。”

牧民半信半疑,抱着孩子在医棚旁住了下来。三天后,孩子身上的红疹果然消退了,他对着阿依慕和水井连连磕头,把井称为“神井”。

乌兰每天都会来井边看看,有时还会带着部落里的孩子,让他们跟着水工学习打井技术。他对阿依慕说:“以前我总以为,无水神会惩罚我们,现在才明白,真正的神,是能让我们活下去的水,是能治好我们的药。”

阿依慕趁机说:“首领既然想通了,不如让耐旱族的年轻人都来学医术吧?我把《双邦医典》翻译成楼兰文,咱们办个医馆,既学瑞国的法子,也保留楼兰的草药,让医道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乌兰看着远处正在学习使用探水罗盘的年轻人,点头道:“好!就叫‘同源医馆’,取瑞国与楼兰医术同源之意。我让巫医也去学,他认识的草药多,说不定能帮上忙。”

巫医闻言,脸上露出羞愧又期待的表情,连忙向阿依慕行礼:“请公主教我!以前是我糊涂,耽误了大家……”

阿依慕笑着扶起他:“医者不分先后,能救人就好。”

打井工程在黑风口全面铺开,很快又打出了三口深井,并用陶管将水引到耐旱族部落和附近的绿洲。原本干涸的土地渐渐泛起绿意,牧民们开始重新开垦农田,楼兰的空气中,终于弥漫起久违的生机。

阿依慕每天往返于王宫、医棚和井场之间,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干劲。她将双邦医馆的“合璧疗法”与楼兰的传统草药结合,研制出治疗沙漠常见病的“楼兰药包”,里面有治中暑的、治腹泻的、治外伤的,深受牧民们的喜爱。

这天傍晚,阿依慕正在整理医书,阿依莎拿着一封书信跑进来:“公主!瑞国来的信!是李德全公公亲笔写的!”

阿依慕连忙拆开,信上的字迹工整有力:“陛下闻楼兰寻水成功,甚慰。淑妃因屡犯宫规,已废为庶人,碧月及涉案驿卒皆已伏法。三皇子勾结黑风寨之事败露,圈禁府中思过。陛下盼公主早日归京,另,双邦医馆已备好‘西域草药图谱’,盼公主带回的楼兰药材能补全其缺。”

阿依慕读完信,心中百感交集。淑妃的下场在意料之中,三皇子被圈禁也让她松了口气,但“早日归京”四个字,却让她有些犹豫——她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使命,舍不得刚刚起步的“同源医馆”,舍不得那些喝上干净水的族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