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葵花宝典他化自在(1 / 4)

加入书签

第44章葵花宝典,他化自在(第12页)

“明之教,心之舟;剑为筏,可渡光阴!”

那泛黄卷轴之上,古朴的墨迹仿佛蕴藏着某种穿越时空的魔力。

围拢过来的武当众侠,死死锁住那卷轴上的谶言,议论纷纷。

“明之教?”

面色冷峻的俞莲舟茫然,“这大明江湖,可有谁敢以‘明’之一字,立以为教?”

“心之舟?哼,人心叵测,变幻无常,何以为舟?”

莫声谷性如烈火,直来直去,此刻更是烦躁地抓了抓浓密的黑,不满地低声抱怨,“这些故弄玄虚的术士,说话总是云山雾罩,让人摸不着头脑!”

“剑为筏!”

面容清癯,神态沉稳的宋远桥,如有所思的低头瞧了瞧手中剑,颔道:“这剑,十有八九指的便是这柄神兵倚天。

只是,‘剑为筏’,所指何意?”

“可渡光阴???”

张松溪素来儒雅,此刻也难掩眉宇间的惊疑,他轻摇羽扇,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光阴如水,逝者如斯,如何能渡?这…简直闻所未闻,天方夜谭!

!”

“可渡光阴可渡光阴”

唯有王三丰,这个亲身经历了穿梭历史,触碰过时空玄奇的灵魂,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他心海中止不住的泛起波澜,无数念头纷至沓来:

“当初,刘伯温推演国运,曾言‘斩尽天下龙脉,大明固然会背负沉重因果,致使后世多灾多难。

然祸福相依,此举亦会打破桎梏,令汉家血脉挣脱远古圣贤所设藩篱,千年气运勃之下,大明将会催生一尊圣人出世’。

并放言‘大明纵然难逃倾覆之运,但这尊圣人,将承载大明未尽之意志,薪火相传,横渡时艰,延续大明意志于后世’”

再联想到那尊号称大夏史上最后的圣人,与自己亦师亦友的王阳明,王三丰心中隐有所悟,刘伯温藏匿于屠龙刀中的这句神秘谶言,其真正的关键,恐怕就应在王阳明这位圣人身上!

“明教心舟剑渡光阴”

王三丰将这些字眼在心中反复拆解、组合,试图窥破其中玄机。

然而,缺乏关键的线索,王三丰一时半会,也无法解析这句谶言中,刘伯温隐谕的真正秘密。

光明顶上,夜风呼啸,卷起地上的尘沙。

众人各怀心思,千回百转,一时间,竟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踏踏”

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如同骤雨般砸在寂静的山石道上,由远及近,突如其来的打破宁静。

众人心神一凛,纷纷收敛思绪,霍然转身,目光警惕地投向那蜿蜒曲折的上山石径。

只见一名年轻女子,衣衫褴褛,血迹斑斑,神色仓皇,几乎是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冲上光明顶,仿佛身后正有厉鬼在追索她的性命。

“峨眉派的弟子?”

有人低呼。

“瞧着眼熟,似乎是先前对五弟苦苦相逼的那个灭绝师太的徒弟,好像叫丁敏君。”

“她不是已经随灭绝老尼下山了么?怎会落得如此狼狈凄惨的模样?”

就在武当众人心中疑窦丛生之际,那女子已然望见了山顶的武当诸侠,尤其是为的宋远桥,那眼神,便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她踉踉跄跄,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径直朝着宋远桥的方向扑了过去。

“噗通!”

一声闷响,丁敏君双膝重重跪倒在宋远桥身前坚硬的岩石上,额头一下下用力磕在地上,出“咚咚”

的声响,凄厉哭喊:“宋掌门!

求求您,求求您大慈悲,救救我们峨眉吧!”

宋远桥剑眉微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