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o章 时代周报特刊(1 / 2)

加入书签

张去益出名了。

全球范围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篇名为《巴特战败之谜——华夏科技突飞猛进背后的大佬》的长篇文章,突然出现在国《时代周报》特刊上。

整整十六版!

所谓特刊,顾名思义,以某一主题或中心人物为主所写的刊物。

国的《时代周报》的特刊可不是常出,一年最多四期。

大多数时候,一期特刊的主题或人物不止一个。

只写一个人物的特刊无一不是全球的风云人物。

而且绝大多数最多四版,像这期特刊整整十六版,史无前例。

张去益从网上看到这个新闻时,不禁失笑。

太夸张了!

《时代周报》特刊的封面是一张经过特殊处理的照片——张去益站在一栋大楼落地窗前的侧影,背景是闪烁的数据流和若隐若现的科技装置。

照片下方用加粗字体写着:"

谁在推动华夏科技?解密影子科学家张去益"

说实话,张去益都不知道他曾有过这么一次拍摄。

很明显,图片是ai处理的。

侧面照让他显得更加神秘!

国的《时代周报》是懂得如何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的。

翻开特刊电子版,第一页是主编按语:"

我们花费近一年时间追踪调查,终于揭开这位神秘的年轻的科学家的面纱。

张去益,一个从未在公众视野中露面的名字,却在过去两年间主导了华夏几乎所有重大科技突破。

他的影响力不亚于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总和"

特刊第一版详细披露了张去益的个人履历。

当然,远安国际公子爷的身份更加持了他的神奇!

"

我们采访了三十七位曾与张去益共事的科学家,"

特刊写道,"

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他的思维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回忆,张去益能在听完一个复杂问题后,五分钟内提出三种解决方案,并在当天晚上完成数学模型构建。

"

这完全是胡扯。

张去益撇撇嘴。

事实上,从小到大,直到恢复远安国际公子身份前,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虽说算不上学渣,但绝对不是天才!

托了星际继承系统的福!

第二版至九版列举了张去益在过去两年间取得的数百项科技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衍生而出的应用。

“非人类”

是《时代周报》对他的称谓。

人工智能领域——"

e"

系统。

这套人工智能框架的算力效率是目前国类似系统的三万倍,却只需三分之一的能耗。

目前已经应用于华夏的城市管理、医疗诊断和军事指挥系统。

三万倍?

张去益摇了摇头:太小看e了!

光刻机技术——从7纳米直接跨越到o1纳米制程,绕过了传统euv光刻技术,采用新型量子技术,粒子束刻蚀方法。

这项突破使华夏半导体产业在两年内实现了从追赶到领先的转变。

隐身新材料——"

玄甲"

系列。

这种基于材料和量子点技术的新型涂层能使战机在雷达上完全隐形,甚至能扭曲周围光线实现视觉隐身。

张去益皱眉。

这坎新技术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

泄密了?

第十至十二版聚焦华夏国的最新突破:小型核聚变动机和大型太空地球穿梭机。

"

根据我们获取的内部资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