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烽火(1 / 2)
海天相接处,第一缕烽火在黑烟中陡然腾起,如同撕裂宁静天空的伤疤,紧接着,第二处、第三处……沿海烽燧接力般燃起警报,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临山盐场的工会干部正挖掘着一条引水渠,听到附近的盐工的大喊,抬头看了一眼天边的烽火狼烟,面色微微一沉。
不一会儿,一名在附近港口渔村驻守的干事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向老周报告:“周会长,巡哨的渔民跑了回来,郑家的船、红毛番的船,正冲着咱们这边来!他们也没细数,只知道好多船,遮天蔽海!附近联防的村子已经在安排老百姓向内陆转移,各村的田兵和青壮也在集结,马上就会过来。”
周围的盐工顿时紧张的议论纷纷,老周挥了挥手,高声安抚道:“不要慌!按照预定的计划,把盐场里头的老弱也都转移走,开武器库,武器都下发下去!”
声音沉稳有力,瞬间稳住了场面。他身边几位年轻的干事立刻飞奔出去,吹响了铜哨,盐场内外瞬间沸腾了起来,盐场里的老弱家眷,带着早已准备好的家什,按照之前无数次演习过的计划,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混入附近村庄里涌出的百姓之中,向着余姚方向撤离,他们将在余姚稍作整休,然后继续向更深的内陆和山地转移,只留给那些海上的劫掠者一个个空空荡荡的村寨。
盐场中的武器库大门敞开着,几名干事正在给盐工们分发着武器装备,与此同时,一队队田兵和自愿留下的青壮男子,手持长矛、鱼叉、柴刀,还有少量火铳等各式武器,从各个联防村寨汇聚到盐场,这些常年与海水、烈日为伴的汉子,皮肤黝黑,体格健壮,此刻紧紧攥着手里的武器,满脸都是紧张,但眼中也燃烧着火焰。
没有多余的话,各村田兵青壮一抵达,立刻按照之前的预案投入到争分夺秒的防御工事修建之中,面对最适合登陆的泗门滩涂方向,盐场北部的石墙被再次加固,条石缝隙用混合了贝壳灰的黏土填塞得更加密实,一袋袋沉重的海盐被垒砌在墙头和后侧,形成一道坚实的胸墙和内侧屏障,石墙外侧,一条新的壕沟正在加宽加深,泥土被飞快地铲出,堆在靠近盐场一侧,形成矮垒。
盐场周围,是大片用于晒盐的盐田和引水排卤的盐沟网络,此刻,这些盐田和沟渠成为了天然的障碍区,人们将削尖的竹竿、木刺密密麻麻地插入盐田和沟渠底部,然后掘开附近淡水河的闸口,利用之前挖掘的引水沟将淡水河河水灌入这些盐田盐沟之中,原本坚硬或泥泞的盐田、沟渠,变成了一片片看似平静、实则杀机四伏的积水滩涂,不仅掩盖住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木刺,也能极大限制敌军进攻的路线。
几座较为坚固的石制盐仓,窗户已经被木板和砖石封死,只留下射击孔,屋顶上,安排了眼神好的弓手和火铳手,环绕着这些盐仓,也在挖掘着交通壕和避炮洞,壕沟连接在一起,和这些经过二次加固的盐仓便形成了盐场中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坚固的一道防御工事。
盐场里一片空地,老周和附近村寨的合作社、农会干部和田兵兵训汇聚一堂,这些红营的干部,组成了一个联防会,专门负责临山盐场和周围村寨的联防事务,老周就被公推为会长,如今正用一张简易的地图布置着防务:“临山盐场离海岸太近了,距离泗门滩涂不过五百米,敌军的炮船能够轻易轰到咱们头上,所以上头并没有没要求我们守卫临山盐场。”
“但之前我们开会商议过,临山盐场位置太关键了,北面的泗门滩涂是附近最适合登陆的地点,盐场又能当作登陆后的依托,不能轻易让给敌人,我们在敌人抵达舟山群岛的消息传来之后就在做准备,泗门滩涂海岸和浅海之中都打了木桩,有这些障碍物在,敌人没法建设临时码头,大船就没法靠岸,就算人员登陆了,物资装备没法卸下来,敌人就没法去打余姚县城,余姚就有更多的时间备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