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o章 销售火爆(1 / 2)

加入书签

油麻地的黄太太拿着报纸找李卫东:“这砂石岗的两室一厅,真有65o平尺?厨房靠窗能晒着太阳?”

李卫东领着她去工地看样板间,刚搭好的框架里,苏婉清正用石灰画灶台位置:“您看,窗口朝东,早上做饭能照进阳光,墙根我留了通风口,柴火烟散得快。”

黄太太摸着粗糙的木框,突然笑了:“比我现在住的唐楼强,做饭不用摸黑。”

南洋来的陈先生带着罗盘,在“听泉墅”

的地基前转了三圈,指着山涧水流的方向说:“活水绕宅,聚气!”

等看到工人正往水池里放从山涧捞的小鱼,当即拍板订下:“就这套,露台要对着那棵老樟树,我要在树下摆上一张茶桌。”

旁边的洋行经理更直接,盯着报纸上“水质可直饮”

的字样,让马铁山舀了瓢山泉水,仰头喝了半瓢:“比维多利亚港的水甜!”

可人手短缺的问题,还是在开工半个月后再次凸显出来。

马铁山守在砂石岗的工地,看着搅拌机旁只有三个工人,急得直跺脚:“凤凰木该浇水了,单元楼的窗框也得赶紧装,这进度再慢下去,雨季前肯定完不成!”

赵国强得知后,当即让陈月娥再在报纸上加了则“急招启事”

,把木工、水电工的月薪提高了五元,还承诺干满半年的工人,买砂石岗的房子能减两百元房款。

消息一传开,连隔壁元朗的村民都赶来应聘。

其中有个叫阿明的年轻人,之前在工厂做学徒,听说神农房开管食宿还能学手艺,拉着两个同乡就来了。

马铁山见他手脚麻利,就让他跟着学栽树:“你别急着干活,先跟着周伯学怎么看土——这凤凰木喜暖,土太干了要浇水,太湿了又要松根。”

阿明学得认真,没过几天,就能独自给树苗搭棚子了,他摸着树干笑:“等这树开花了,我要带着爹娘来看看,告诉他们我也参与盖了这小区。”

沈敬亭拿着两份预售报表,笑得合不拢嘴。

砂石岗的小户型订出了七成,别墅群也订出了五十二套,账本上的定金数字红得烫。

“赵老板,得加开夜班了。”

他指着报表上的“三月交房”

备注,“再招些人,赶在雨季前封顶。”

人手渐渐充足,两处工地的进度也快了起来。

砂石岗的小区里,第一栋楼的外墙已刷上了米白色的漆,工人们正往阳台装栏杆;

而山林别墅的工地上,12号别墅的水景已经完工,山涧水顺着岩石沟壑流进庭院,阳光照在水面上,泛着粼粼的光。

苏婉清还在忙着调整图纸,她在“望林墅”

的客厅里加了个飘窗,说这样业主坐在屋里,就能看见窗外的凤凰木;又在“听泉墅”

的露台上留了个小角落,专门用来放茶桌。

赵国强正站在别墅群的山顶,看新到的木工们给“揽月墅”

搭梁。

阿石带着石匠们在假山顶端凿蓄水池,山涧水顺着石槽流下来,在半空扯出道银线,落进池里时溅起的水花,竟在阳光下映出道小彩虹。

“再加个石灯笼。”

赵国强朝阿石喊,“晚上点亮,能照着水里的鱼。”

“赵老板,林秘书说食堂的米不够了。”

马铁山跑上来,手里的招工登记本又厚了半寸,“新招来的杂工多,得再到赵记粮铺订两百斤糙米。”

赵国强点头时,看见山下的看楼车又到了,车门打开,涌下来一群举着报纸的人,像一群追着春天的鸟。

这天傍晚,赵国强站在山顶的“揽月墅”

地基旁,看着远处的港九渐渐亮起灯火,近处的工地上,工人们正扛着工具往工棚走,说说笑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