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飞羽刑魂颤 太极启新颜(2 / 3)

加入书签

一声清越的鹤唳划破夜空。朦胧中,一道白衣身影踏着薄雾缓缓走来,白鹤的羽翼为他的衣袂镀上银边,身姿挺拔,看似神仙临凡。

“哎……痴儿!”

一声喟叹悠悠逸出,苍老的声音裹挟着恨铁不成钢的怅惘:“你于武道修行天赋卓绝,堪称百年难遇的奇才。可治国安邦之道,讲究权衡利弊、运筹帷幄,你这满腔戾气、不通世故的脾性,终究难担社稷重任啊……”

白衣老者蹲下身,伸手探向武承涣的脉搏,指尖掠过之处,一股温润内力缓缓注入,暂时压制住肆虐的伤势与消散的生机。朦胧意识中,武承涣似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他难以置信地想开口询问,却发现连发出一声微弱呻吟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任由对方动作。

接着,白衣老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玉瓶,倒出一颗泛着莹光的丹药,轻轻掰开武承涣的嘴喂入。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暖流顺着喉咙蔓延至四肢百骸,剧痛稍稍缓解。“五日后,我会再来。是生是死,全凭你自身造化。”

白衣老者留下这句话,转身与白鹤一同消散在薄雾中,只余下满地荒草与盘旋的乌鸦。

武承涣躺在冰冷的尸堆里,能清晰地感觉到乌鸦俯冲而下,心中涌起滔天恨意,无声嘶吼:“武皇……海宝儿……我不甘心!就算化作厉鬼,也绝不会放过你们……”

三日后,太极殿钟声长鸣,响彻京城。武皇头戴十二旒冕旒,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端坐在九龙金漆宝座上,神色威严。丹墀之下,文武百官屏息凝神,目光皆落在御案上那卷明黄诏书,殿内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钦惟天命,承运昭彰。”内侍展开诏书,朗声道,“武皇敕谕——自即日起,尽除京城关防,任四方通行无阻;放松宫禁之制,百官觐见无需繁文缛节。另废除麟趾殿规制,太极殿自今日起正位宸极,膺承大统。”

“此后,太极殿将以至尊正殿之姿,承载国之重器,鼎新朝仪。凡登基大典、万国朝会、嘉节庆典等天下盛事,皆于此举行,彰显皇舆正朔,昭示天命攸归。”武皇的声音威严而低沉,透过大殿,传至每一位官员耳中,“二皇子武承铫虽有谋逆之举,但念其最后关头舍命护驾,追封‘忠勇王’,以亲王之礼厚葬。”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官员们交换着眼神,神色各异。武皇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参与谋逆的乱党,一律斩首示众,其家族三代不得入朝为官。另设监察御史台,直属朕躬,凡皇子王公、朝中官员,若有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者,严惩不贷!”

退朝后,京城百姓围聚在朱雀大街的告示前,议论纷纷。卖炊饼的王老汉放下担子,摇头叹息:“皇家的事,咱平头百姓看不懂。但关防一除,出门买卖总算方便了,也能喘口气。”

一旁的书生摇着折扇,面色凝重:“听闻二皇子最后护驾而死,倒也算条汉子。可惜一步踏错,满盘皆输,落得如此下场。”

而朝野内,风波的余震仍在持续。往日与武承涣往来密切的官员,纷纷上表请辞,生怕被牵连;朝中势力重新洗牌,人人自危。唯有海宝儿,在这场风暴中始终稳如泰山,甚至因平乱有功,更得武皇器重,连日被召入宫中议事。

又过三日,武皇再次单独召见海宝儿。御书房内檀香沁人,烟气缭绕,武皇亲自为海宝儿斟了一杯茶,语气缓和:“海爱卿,你在此次平乱中居功至伟,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海宝儿连忙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语气谦逊:“臣不过是尽忠职守,不敢求赏。陛下以雷霆手段平叛,又以仁德之心善后,轻徭薄赋、放宽关防,此乃万民之福。”

武皇苦笑一声,望向窗外摇曳的竹影,眼神中折出疲惫的隐忍和感叹:“雷霆手段易施,仁德之心难守啊。这几日,朕每每想起铫儿和涣儿,便夜不能寐。他们本是朕最出色的儿子,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