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幽园夜语深 爷孙剖心言(2 / 4)

加入书签

智,亦难敌岁月无情催迫,更难抵病痛缠身之苦。

这世间的兴衰荣辱,王朝更迭,皆如镜花水月,转瞬即逝,最终受苦的,终究是那些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不知他们还要在乱世之中,历经多少颠沛流离与动荡波折……

最后一声悠长叹息消散在夜色中,他抬眼望向漫天星斗,喃喃低语:“这天下,何时才能真正迎来海晏河清,让百姓免受战乱与疾苦之苦啊。”

海宝儿望着老把头布满疲惫的面容,那双往日里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眼睛,此刻却盛满了对世事的忧虑,心中不由得一痛,连忙说道:“爷爷,您莫要过度忧思,伤了心神。让孙儿为您把把脉,看看您此前与人交手所受的伤势,如今恢复得如何了。”说罢,便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老把头腕间的皮肤上。

指尖触及那粗糙却温暖的皮肤,海宝儿心中涌起复杂难明的情愫——这位老人,在他年幼时虽未为他遮风挡雨、护他周全,但却在机缘巧合下教他武学,授他为人处世之道。如今竟也已不复当年的强健,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痕迹。

他闭目凝神,屏气细探脉象流转,片刻后缓缓睁眼,眼中闪过一丝疑云与凝重:“爷爷,您的伤势恢复得比我预想中要慢上许多。按常理,以您的武学修为与我调配的丹药,此刻应已无大碍,可脉象之中,却似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阴寒气劲,盘踞在经脉之间,阻碍着气血的正常运行,这绝非寻常伤势所致。”

老把头抬手轻摆动,示意无需担心。可真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海宝儿稍作沉吟,目光愈发凝重,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开口道:“还有一事,孙儿近日始终萦绕心头,百思不得其解——当今天下,公认的顶尖强者何天承、景侯、高长躬三人,皆已触及武学十境之期,达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只是,十境之上是否另有天地?他们三人,又能否突破现有桎梏,臻至传说中的地愆境,甚至更为玄奥的天愆境?”

老把头闻言,眼神骤然一凛,原本平和的气息瞬间带上几分锋锐:“爷爷这点伤势,不足挂齿,你不必如此忧心。只是你为何会突然关注这等境界之事?要知道,这武学十境,不仅是修为深浅的巅峰标尺,更是处世心境、对天地大道感悟的超脱境界……”

自古以来,能触及十境门槛者已是凤毛麟角,真正能完全勘透十境奥义之人,更是寥寥无几。传说中,十境大能者已拥有移山填海、呼风唤雨、改天换地之能,早已超脱世俗凡俗的羁绊,完全可以等同于谪仙临凡。

更何况那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的地愆、天愆之境?那已近乎于神话传说,非人力所能窥探。

海宝儿牙关微紧,压抑着内心的激荡,“爷爷,孙儿并非无端揣测。近日追查雷家灭门旧案,发现诸多蛛丝马迹皆指向异常。我怀疑,当年雷家满门遇害,或许与那些顶尖大能者的‘天资夺舍’之术有关。若真有人为了强行提升自身寿元,突破现有境界的瓶颈,不惜以异术夺取他人先天禀赋与修炼根基,这并非没有可能。”

老把头听罢,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苍老的面容上看不出情绪,唯有眼底偶尔闪过的精光,昭示着他内心的波澜,声音里还带着几分悠远的追忆:“宝儿,你需知晓,真正的修行之道,本是参透阴阳变化、顺应天道规律的造化之途,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天人合一。像何天承这等已超凡入圣的顶尖人物,早已对天地大道有深刻感悟,岂会轻易悖逆天理伦常,行那等伤天害理之事?你且静下心来,听爷爷为你说几段旧闻——”

上古“巢父遗牧”,怀经天纬地之才、藏丘壑万千之智,本可振臂定中原、成就帝业,却视荣华如敝履,隐于山野牧羊,只求自在无拘。

“三代宗师”许道开,文能着策安邦,武能挥戈靖狼烟,才冠天下,却效村夫洗耳颖水,遁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