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 章穷御史,御史穷(2 / 5)

加入书签

    茹慈见自己的男人依旧雄心满满她心里不免开心。

    她就怕这些有的没的来消磨自己男人的心气。

    因为这都是龌龊事。

    堂堂朝廷命官不想着去办事,反而像那街头流痞一样。

    他们所有的行为综合起来就是 “跟我混”,你不跟我“混”就赶紧滚蛋吧。

    就怕自己的男人在这里想不开。

    宋应星才多大,这才几日没见,耳边就多了一缕白发。

    都说落第对考生是一种折磨,可没想到会这么的煎熬。

    天慢慢的亮了,乾清宫又响起了锯木头的声音。

    这几天的朱由校都起的很早,夜里也睡的不怎么踏实。

    内阁的票拟来了,大朝会上的三件事最终结果也出来了。

    岁赐一事的结果是给,但金额得商议。

    过往岁赐的折子朱由校看了。

    没有人教他怎么看,都是他一点点的拆开了看的,草原部每次都是狮子大开口。

    其实给的不算很多。

    问题就出现在上面,草原各部和大明做交易时都会有幕僚,幕僚都是大明人,他们无比熟悉办事流程。

    草原各部要的其实不是钱。

    他们要的钱越多,最后这钱还是会花掉,最后还是流向大明,进入那些商人的口袋里。

    所以,他们要求的是多开互市,增加交易,增加交易的物品。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面。

    商人们会通过频繁的互市,偷偷的把粮食,铁器运出去做交易。

    其实这才是草原各部的最终目的,有粮食可以增加各部的凝聚力,有铁器就拥有了武力。

    他们爱钱,可他们对钱又爱又怕。

    在折子里朱由校发现,大明这边聪明的商人会通过金银来控制草原的物价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

    草原那边的幕僚也发现这个问题。

    所以,他们就要求开互市,以物换物来做交易。

    钱其实不是大头,大头就在这里。

    商队一进草原,大明就管不到了,也看不见了,粮食去了哪里也无从得知了,这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