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上达天听(2 / 2)

加入书签

闹事、阻碍救灾者,”他“唰”地一声拔出佩剑,寒光凛冽,“以谋逆论处,立斩不赦!”

他的果决与威严,加上合情合理的解释,已上奏,和毫不留情的威胁,暂时压制住了场面。

漕运官兵虽满腹疑虑和不满,但在其气势与朝廷令牌面前,不敢妄动。

闸口落下,漕船被有序引导至指定码头。姜淮立刻展现出其卓越的组织能力:

设立粥厂,立即在城外空旷处设立数十个大型粥厂,架起巨锅。

严明纪律,抽调可靠兵丁维持秩序,宣布“按口领粥,排队有序,敢有拥挤抢夺者,驱出粥厂,永不发放”。

以工代赈,组织青壮灾民清理尸体、挖掘深埋,以防瘟疫;疏浚河道,准备灾后重建,并给予额外口粮作为报酬。

这天,姜淮站在临时搭建的粥厂前,眼前是黑压压望不到头的灾民。

他们眼神空洞,瘦骨嶙峋,像干涸河床上等待最后一丝水汽的鱼。朝廷拨下的、以及他冒险截留的部分漕粮已经到位。

几十口大锅架起,炊烟袅袅,带来了生的希望。

然而,姜淮眉头紧锁。他亲眼看见,第一锅粥熬好分发时,那粥水清亮得几乎能照出人影。

饥肠辘辘的灾民几口喝下,却只能暂时糊口,根本无法抵御饥饿和寒冷。

更有甚者,他敏锐地注意到,负责熬粥的胥吏在分粥时,勺子总是巧妙地避开了锅底沉淀的米粒。

“这样不行!”姜淮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知道,若不立下铁规,这救命的粮食,不知有多少会进了蛀虫的肚子,而送到灾民手中的,将是无法续命的清水。

他大步走到一口刚熬好的粥锅前,夺过衙役手中的长勺,在锅中用力搅动了几下,舀起满满一勺,倒入一个粗陶大碗中。滚烫的米粥在碗中微微晃动。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他,不知这位官员意欲何为。

只见姜淮沉默地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支他平日用于记录文书、半旧不新的竹筷。

他用衣袖仔细擦净筷子,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手腕沉稳地,将竹筷竖直插入了那碗热气腾腾的粥中!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支竹筷上。它起初微微晃动,随即,在浓稠米粥的包裹下,竟稳稳地、笔直地立在了碗中央,纹丝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