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建厂(3 / 4)

加入书签

“诸位看看这个。”他指尖点着图纸上斜纹交错的磨齿,“传统的直槽磨粉粗,麸皮难分离。若改成这样的斜纹,麦粒入磨后,会先被刮开麸皮,再细碾胚乳。出粉更白,损耗更低。”

......

石匠刘大锤眯着老花眼凑近图纸,粗糙的手指顺着纹路摸,突然“咦”了一声:“这纹路……有点像俺爹当年给道观凿的‘八卦碾’!可那是炼丹用的,大人怎会……”

姜淮笑而不语那本就是他参考古籍《天工开物》中丹药碾的记载所改。

木匠鲁五却盯着磨盘中心的轴孔:“斜纹吃劲怪,木轴得加个‘蟹爪扣’。”他捡起炭笔,在图纸边补了几道弧线,“这样卡住磨盘,转起来不偏芯。”

铁匠张黑炭突然闷声道:“铁包轴。”他黑乎乎的手掌啪地按在图纸上,“木轴包铁皮,磨十年不晃。”

姜淮眼底闪过一丝赞赏,却故意叹息:“可惜啊……这磨盘要凿成,至少费十两银的工料。”

“五两足矣!”刘大锤突然红了脸,“用青石山阴面的料子,俺带徒弟连夜凿……”

鲁五却冷笑:“老刘头,你那破凿子能刻出弧线?得先用‘蜈蚣锯’开槽!”说着从腰间抽出一把锯齿如钩的怪刀。

张黑炭突然一把攥住鲁五手腕:“铁砂。”他另一手摊开,掌心躺着几粒蓝莹莹的矿砂,“磨齿喷这个,利如新磨三十年。”

三人吵作一团,姜淮忽然轻咳一声。

“ 咳咳,别吵了。”

几人霎时止住争吵。

都是为了建造出更高效率的水磨,有争执很正常,

“此磨若成,本官定会向赵知府禀明各位的功劳。”

几人终究没再说什么。

......

当夜,姜淮在灯下核算麦源按目前市价,之后就是办官府手续,类似备案登记。

接下来就是督建面粉厂。

此刻,白浪河西岸。

晨雾未散,河岸上已人声鼎沸。三十余名流民在监工的指挥下,挥锹铲土,夯实地基。姜淮站在半坡上,衣袍下摆沾满泥点,手里攥着一张工事图,不时抬头对照地形。

“磨坊地基再深三尺!”他指向河畔一处,“底下铺一层碎石,防潮。”

工头老赵抹了把汗:“大人,这比寻常磨坊多费三成料啊……”

姜淮目光扫过远处低洼的农田,“这些时多雨,若麦子受潮霉变,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之后就是建防潮仓储。

仓储区建在坡地高处,工匠们正用蒸煮过的松木搭建梁柱。姜淮弯腰抓起一把石灰混着粗盐的防虫料,撒在墙基缝隙中。

“粮仓地板架空一尺。”他敲了敲图纸,“四壁夹层填谷壳,门轴用铜皮包边老鼠牙再利也啃不穿。”

一个瘦小的流民少年蹲在角落,突然怯生生开口:“大人……俺爹说过,粮仓梁上挂刺藤,黄鼠狼都不敢爬。”

姜淮眉梢一动,解下腰间荷包扔给少年:“赏你的。去采十捆野棘,今夜加钉到所有檐角。”

“是。”

此刻流民工棚。

河滩东侧,二十座芦苇棚已搭出雏形。姜淮掀开草帘检查,见棚内以竹篾编床,每床间隔三尺,床头竟还挖了排水浅沟。

随行书吏低声道:“大人,给他们住这么好,日后怕不肯走……”

“走?”姜淮轻笑,从怀中掏出一叠契纸,“今早签的工约做满三年,分半亩河滩地。”他指尖在某行字上重重一划,“但必须学会水磨维护手艺。”

书吏倒吸凉气这哪是招工,分明是培植匠户!

突然,下游传来一阵吵嚷。只见龙骨水车的基架歪斜,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