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嘉兴失守!(1 / 2)
1864年初。
太平天国叛将陈学启在李鸿章的授意下,兵分三路,南下进入浙江,将矛头对准浙江北部重镇嘉兴。
嘉兴大战一触即发!
嘉兴城守将以前是听王陈炳文,后来陈炳文被侍王李世贤调往杭州,担任杭州主将,所以嘉兴城荣王廖发寿和挺王刘得功镇守。
程学启一面命淮军攻城,一面命常捷军的西洋大炮猛攻嘉兴城,城内的太平军在荣王廖发寿和挺王刘得功的带领下拼死反抗。
........
所以淮军南下浙江的消息,很快被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左宗棠获悉。
左宗棠大怒:
“”岂有此理?“”
“”这李鸿章简直是欺人太甚,他是江苏巡抚,跑到浙江来干嘛?,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
左宗棠如此大怒是有原因。
第一浙江是左宗棠的势力范围,按道理来说,只要左宗棠打下浙江,浙江的一切财富都归于左宗棠所有。
虽然左宗棠不会拿这些财富,但是他可以利用这些财富来壮大自己,剿灭匪患。
如今李鸿章进入浙江,相当于从左宗棠的口中抢肉吃,这谁能忍?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也就李鸿章南下浙江,对于朝廷皇上太后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朝廷会认为左宗棠无能,浙江战局他搞不定,需要李鸿章帮忙。
所以左宗棠大怒不已,他首先向朝廷又一次弹劾李鸿章,说李鸿章南下浙江属于:
“”越界掠功,不顾浙江剿匪大局“”
同时又派幕僚前往嘉兴,通知李鸿章立即带兵撤出浙江。
当时消息不发达,所以左宗棠的幕僚到达嘉兴之后,这才发现李鸿章根本就不在嘉兴,而李鸿章的部下程学启他在嘉兴城外战线。
李鸿章当时在苏州,把前线的战事交给了太平天国叛将陈学启。
虽然李鸿章不在嘉兴,那么左宗棠的幕僚直接对淮军最高指挥官程学启说:
“”山有山路,水有水路,朝廷也有朝廷的规矩,浙江是我们左大人的势力范围,请你们立刻撤出浙江“”。
.......
可程学起高傲的很,他压根就没把左宗棠的幕僚放在眼里,他直接双手作恭,朝北方恭了恭,大言不惭的说道:
“”我是接到朝廷的命令才来浙江,是太后同意我们来的,你们要我们撤军,那就让左宗棠去找太后“”
“”太后让我们撤兵,我们就撤兵“”
程学启是个粗人,说出的话能怼死人,幕僚见程学启油米不进,与自己赌狠。
幕僚气得五雷轰顶,可又没办法,只好北上去苏州找李鸿章理论。
........。
左宗棠在北京的弹劾没有下来,幕僚去苏州找李鸿章讨说法,这都需要时间。
而这段时间淮军将领程学启开始猛攻嘉兴城,淮军和常捷军配合在一起同时进行两种作战方案,表面上攻城,实际上暗中挖掘地道。
1864年3月20日
淮军再次发动强攻,这一战摧毁嘉兴城外太平军东门北门西门三个营垒。
大败的太平军撤回城内。
1864年3月24日,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嘉兴的西门被淮军炸开一个非常大的缺口,大批淮军入城。
双方随即展开巷战。
太平天国挺王刘得功得知西门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他带着一部分人马立刻全去堵缺口。
“”清妖入城,暂时还没有稳定下来,只要咱们拼死冲杀,必可将他们赶出去“”
.......
挺王刘得功身先士卒带走几百号人与入城的淮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