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稻香(2 / 3)

加入书签

看这番薯长得如何了。”

她目光扫过那片郁郁葱葱的田地,眼中露出满意之色,“看来长势不错。”

贾蓉引她们走到田边,指着地里的植株,如数家珍:“回三姑姑,宝姑姑,这番薯确是耐贫瘠,适应性广。这一垄是用了新法堆肥的,藤蔓明显比旁边那垄粗壮些。这边是控制浇水次数的,根系似乎扎得更深……”

他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翻开来递给探春。

探春接过一看,不由得惊叹出声。

这册子不仅用清晰的字迹记录了各项数据,更在后面附了数张绘制精细的图。

有番薯育苗的步骤分解图,从选种、催芽到移栽,每一步都有简明的图示和文字说明。

有田间管理的流程图,标示了何时松土、何时追肥、何时控水。

甚至还有一张是根据老农经验绘制的,关于如何根据藤蔓长势判断地下块茎发育情况的“估产图”。

“这……这都是你画的?”

探春难以置信地看着贾蓉。

这些图虽然笔法稚嫩,不如惜春画作传神,但胜在清晰直观,步骤分明,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农人,看这图也能明白个大概!

贾蓉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侄儿愚钝,读书不成,便想着将这些农事操作画下来,或许更便宜行事,也便于将来推广时,让人一看就懂。胡乱画的,让姑姑见笑了。”

“见笑?”探春连连摇头,眼中满是激赏,“蓉哥儿,你这份心思,这份务实,才是真正难得的才干!这比空谈诗书有用多了!”

她越看越觉得这册子价值非凡,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依我看,你何不将这些记录、数据,连同这些图,好好整理编纂一番,就叫做……《新农事实践录》!

将我们试种这番薯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都详实记录下来?将来或可刊印在《海棠新刊》上,不仅园中姐妹可看,也能惠及更多有心农事之人!”

贾蓉被探春说得心潮澎湃,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不务正业”的举动,竟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和期许。

他激动地拱手:“侄儿……侄儿定当尽力!”

正在此时,忽听得湘云的声音传来:“三姐姐!宝姐姐!你们快来看,若兰姐姐来了,正找你们呢!”

几人回头,只见湘云拉着卫若兰的手,正从田埂那头走来。

卫若兰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骑射服,更显英气勃勃。

她目光扫过这片充满生机的田地,最后落在正与探春说话、衣袖沾泥、眼神却异常明亮的贾蓉身上。

贾蓉见有外客,还是位年轻小姐,忙敛容正色,就要避让。

探春却笑道:“无妨,蓉哥儿,这位是卫将军府的若兰姐姐,你们之前见过的。她正对我们这试验田感兴趣呢,你方才讲得就很好,不如也与若兰姐姐说说?”

贾蓉见探春如此说,便也不再拘谨,重新转向田垄,对着卫若兰,将方才与探春、宝钗介绍的情况,又清晰扼要地讲了一遍。

他谈起农事时,那种全然的投入与笃定,与他平日里的沉默寡言判若两人,言语间虽无华丽辞藻,却逻辑分明,数据扎实,透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卫若兰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贾蓉因日晒而微黑的脸庞上,落在他那双沾着泥土却稳定有力的手上,落在他谈及作物生长时那专注而纯粹的眼神里。

心中那股自上次见面便滋生出的欣赏之意,不由得愈发清晰、浓郁起来。

她出身将门,见惯了祖父、父辈讨论军务、田猎骑射的英武,却从未见过一个年轻袭爵的公子,能如此放下身段,沉浸于稼穑之事,且言之有物。

她仿佛在这弥漫着泥土气息的田埂边,看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