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布局辽东(3 / 3)
间谍,方便董乐斌利用杨承禄的商队关系网安排人手潜伏后金。生怕杨嘴巴不牢原本不想说破,考虑到如行动得不到杨的全力周旋,很多工作难以迅速展开,只能靠时间打熬。但,留给穿越众的时间并不多了,今年都已经1625年了。
“好,两头合作、双向奔赴。一言为定。”
杨承禄能成就事业靠的是魄力、眼力,他当即拍板定下,立下字据各自签字画押为善。
还有件小事要和合作伙伴商量,“咱们这个字号能不能改一改哩。昌府谐音娼妇,不太好听撒。”
“不可不可!曹部长坚持要换,这门生意咱谈拢了还得掰。”
这事不新鲜,当年昌府草创起名号时算命先生就竭力反对过,挂牌之后更遭无数人耻笑。但事实证明起个贱名好养活,如今昌府二字已成金字招牌。不能改,改不得!
行吧!阳气够盛便八字够硬,不改就不改。
杨承禄是个聪明人,有了求财路便绝不重蹈死地。他自有办法既能满足曹少要求又能让自己摆脱危险,乃找个替死鬼。“杨某在后金只是枚弃子,影响廖廖。我可推荐一人,此人叫范永斗,是我大同老乡,当下坐镇汾州,基业筑在了张家口,与建州秘密往来十余载,输送物资无算,原在赫图阿拉是奴酋座上宾。此人兼做军情探子,杨某曾与他交好,与建奴生意正是经他居中引荐。贵有司可组建辽东商队,我来引荐给他。”
‘原是赫图阿拉的座上宾’最为动听悦耳,曹少大为心动,当即把董乐斌叫来商量细则。
“范永斗为人悭吝狡诈只怕不好对付。另则建奴残暴,常掳掠汉人做包衣奴,动辄鞭笞杀人。此去定要小心行事。”
“大同可有味精销售?”董乐斌问杨承禄。
“佛手味精尚未广泛传至边镇,民间所知寥寥。”
董乐斌旋即将初步方案出炉:大同地处边镇,味精销售未达。我情工人员可先在武昌成立商号,然后扮作行商前往汾州开设味精行销点,待与山西商人接触熟悉后,再由杨承禄出面把情工介绍给范永斗。
杨承禄把细节想了一想,“我只当你是四川商人,你出资与我做昌府合营东家,如此能瞒过范永斗。今后昌府切不可立梁山旗号。”
曹少伸出手去,“老杨,祝昌府生意兴隆。”
杨承禄知道梁山习俗,一个‘老杨’那是把他看做自己人了。曹部长的手又小又薄,手上皮肤白嫩光滑,确为养尊处优之人。两手相握,杨承禄宽大厚实的手掌完全笼住了对方,引出他一丝取得优势的满意。冷不防听曹少缓缓说道:“我先宋遗民有一言,曹某今日借花献佛赠与杨先生:如果一个人没有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
杨承禄似懂非懂,俟而问道:“国家民族观念?”
“对,国家民族。”曹少动情道:“再有一例,我宋遗将领戴公安澜与海外倭寇作战时伤重不治,临终前有遗言:生为国生,死为国死。曹某不才,此生愿效仿安澜公为国尽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