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乌兰巴托的夜(2 / 3)

加入书签

过不下去,跑榆林镇杀人放火抢东西呢。”

“穆部长您算问对人了,蒙古那头我熟啊。”

李尚对蒙古不是一般熟,他年年在冰雪季前出关去蒙古扫货。这些年冷得很,牛羊难以过冬,不是饿死就是冻死。蒙古人要急于在降雪前出货,价格降到平时三成,可谓大甩卖。

依李尚的说法,漠南相对还好,漠北蒙古人日子挺苦逼。

漠北蒙古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牛羊出没牧民高歌,一派塞外风光,看起来很美,留有《敕勒歌》这样的美丽诗篇。然而想要在漠北草原长期生存则是一件难事,远非想象的牧马扬鞭那么简单。逐水草而居的漠北部落过得真不是一般的苦。一缺粮食。草原干旱多风,又地处高寒地带不长庄稼,放牧牛羊马驼为生,肉食是主类,粮食长期依赖进口;二缺女人。漠北荒寒多风,气候干燥寒冷,水土不适宜生育女孩;且长期战乱也使女性比例下降,仅存的又奇丑无比,难以勾起武士们的兴趣。而且由于女人数量长期稀少,导致一大帮老爷们打一辈子光棍。所以蒙古人都喜欢中原的大姑娘小媳妇;三缺铁器和刀剑。游牧民族本身不会冶炼也不产铁矿,所需铁器都需从中原流入。特别是铁锅,草原人视作奇货。中原王朝长期关闭边市禁止贸易,铁锅在草原是稀罕物,没有铁锅,牧民连煮肉都成了问题。四缺布帛。牧民的衣物都是用兽皮、皮毛、树皮纤维、干草等缝制编织,粗糙难受扎皮肤,又容易孳生虮虱引发传染病。漠北缺乏河流湖泊水源稀缺,卫生条件差。人们长久不洗澡不梳头,臭气熏天、污秽满身、头发板结。在成吉思汗时代,洗澡洗衣服居然还是禁忌,因为水源稀缺需要保护,洗澡洗衣服污染水源不可饮用,因此严禁洗澡洗衣;五缺药材。漠北地区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生病了只能硬扛或者求巫医施法,结果还是等死。草原上物产匮乏,草药植物稀少。文教水平又极差,整个民族处于愚昧状态,生老病死全由老天做主,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医学产生的土壤,于是乎随便一场传染病在草原上都是极可怕的瘟疫,常常人畜死亡过半甚至整个部落无一幸免。更重要的是,漠北民族长期依赖肉食,肉食难以消化,又缺乏饮茶喝开水的习惯,没有汤水下肚,时间长了必然消化不良产生壅滞,便秘那滋味简直苦不堪言。而中原只需用两味药材即可轻松化解上述难题:大黄和茶叶。所以,游牧民族2000年来不断南下侵扰。

天气是真的冷,黄历才到霜降,天上却降起了小雪粒。钳工正在给壁炉生火,看见老婆进屋便招呼道:“呦,这么晚才回来,好一个悠长约会。”眼瞅着胶皮满面笑容,就更加醋意大发:“这么开心吗?李土豪送你LV的包包了?”

吃醋的男人最没有魅力,胶皮不予理睬,指着泰森和曹少道:“笑死我了,你们当年能在靖边龙洲堡遇上蒙古骑兵算是行大运了,估计是蒙古人回光返照的最后一波倔强哩。”

曹少跳下床,“不会吧,你遇上龙洲堡的那拨蒙古人了?说起这事了?”

“那倒没有。今天跟李尚聊蒙古聊了有三个多钟头。”--“告诉你,对蒙古的禁运在隆庆朝事实上已经把蒙古成功拖垮。你们那会儿,我记得好像是万历三十九年的事吧,碰到的肯定是犯罪团伙,绝对不是官方的有组织行为。笑死我了,你和泰森一搭一档地,还有脸跟我吹牛逼说凭双枪对抗蒙古大军。”--“你知道外蒙古过得有多惨…”

隆庆开关之前,明朝对蒙古实施了百年严格禁运,钢铁、粮食、茶叶、药材、布帛、女人一律禁止出口,违令者斩。效果出奇好,草原出现大饥荒,饥荒引发大瘟疫,死者无数人口大减。没药材、茶叶,只吃肉,时间长了消化不良便秘腹胀苦不堪言。没钢铁,男无刀枪女无针剪,没有铁锅连煮肉都成问题,只好生吃。没女人,没办法,只好几人共妻,打破一家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