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私盐贩子插翅金鹏(2 / 4)
奇差,相关部门的福利不高,就等着捞偏门贪黑钱。你主动送上门去,人家自然要用拖着不办的方式提醒你,直到你主动把白花花的银子送进他们的腰包。
据说在万历初年,盐商进一次货需两年时间,长的甚至五六年。这期间会有多少明暗支出,正史上没有记载,咱们可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此可见,食盐生产成本虽然低,附加在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成本却惊人,那些卖盐的老板们吃了这么大的哑巴亏岂能不将盐价连翻几十个跟头?有朋友会说老百姓也真够笨的,既然盐商把盐价定得畸形高为毛不甩开盐商直接去找灶户呢?灶户生产食盐一斤一块钱,咱就给两块,灶户赚钱了,咱也能吃到便宜盐。这主意不错,可惜不现实。因为政府实行严格的食盐专卖制度,除持有许可证的盐商,其它人是不能找灶户买盐的,谁敢触犯此天条,轻则充军重则砍头,不但砍买家的头还要砍灶户的头。要问为什么,明朝公务员会给到解释:从盐商那儿买的盐叫官盐,从灶户那儿买的盐叫私盐。官盐贵却合法;私盐便宜但非法;如果你接着问‘为啥官盐合法,私盐就不合法?’那些领导会直接赏你两巴掌。其实合法不合法是表面问题,经济利益才是核心所在。天启年间,国库(太常库)平均每年进账400多万两,其中来自食盐专卖的财政收入就占200万两,官盐给国家贡献了将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所以国家当然要提倡大家合法合规买盐,虽然它比较贵。不过这种话不宜明说,官话当如此:官盐受法律保护,如果吃后出了问题国家会给你补偿;私盐则不受法律保护,不具备转让、处分和收益的权利,也不能办理过户手续,所以购买风险很大……
如果你还不懂人事试图冲向盐场去买便宜的私盐,那么户部和各地转运使司就会发出通告将官盐定性为商品盐,将私盐定性为小产权盐,警告或者禁止你跟小产权盐打交道,尽管它便宜而且在质量上和商品盐没有任何区别。
敛财的门道不同,意思相近。明政府靠盐赚钱,后世政府靠卖地。明代房子都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总是很便宜,一如小产权盐很便宜。
插翅金鹏是武装贩运非法兜售小产权盐的明代赖昌星、扰乱国家财政破坏税收秩序的十恶不赦的犯罪分子,照理说被官军包围住就该当场剁了,怎么会招安他呢?这要问当时围堵他的那位千总。想必最主要因素是那位千总大人日子过得不富裕,他知道盐矿=金矿,而且他还知道插翅金鹏卖的是井盐,但他绝无可能知晓到插翅金鹏的井盐矿在哪个山头哪块地底下埋着。
对梁山的食盐走私成为更高官阶利益集团以‘官倒’形式出现以后,插翅金鹏的咸菜卖不成了,光靠被克扣的军饷过日子,连劳动牌香烟都抽不上。经刀凤兰穿针引线,他反了,一如李自成反了。
有鉴于插翅金鹏甘愿二度从贼,且带来天大的见面礼,穿越众等梁山高层集体出动,亲切接见了这位兵匪合一的大恩人。
人人想冲出围城,只有这位爷肯冲进来投奔瘟疫肆虐且一天饿三顿的人间地狱,这是何等伟大之情怀之壮举。喊他声‘义士’实至名归。
刀凤兰把人领来后不做停留拱手告辞。此举令潇洒颇为赞许,向泰森连连称赞他教出了个懂事的好徒弟。
李冰问:“大恩人活菩萨,您的盐井离梁山远么?”
插翅金鹏以为问话之人是赫赫有名的梁山女匪首,不不,女魁首穆慧芸,恭恭敬敬道:“回穆部长…”
“我不是穆部长啊,我是…”
不等李冰说完,插翅金鹏抢话道:“除了孤单单一座州城,施州卫如今皆为梁山地界,离梁山不论远近皆是出了封锁线。休得说笑!”应看不惯妇道人家多嘴多舌,插翅金鹏出言毫不客气。
潇洒出手帮李冰缓解尴尬挽回面子,“呵呵,她叫李冰,是我们这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