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吕宋旧事(2 / 3)

加入书签

不怎么说国家是暴力机构呢。国王的命令被马尼拉殖民当局不折不扣地执行了,鉴于马尼拉多种族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域特色,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了:你明国人不是好请个三清菩萨点个香烛么?那么好的,你可以敬奉神只,但是,你们的神明偶像及香烛必须摆放在国王王后像的正下方,好让国王和王后陛下享受最高礼遇的香火。

真真有辱祖宗啊!

听到这,徐承有些同情眼前这些富家翁了,但也只限于有些同情,暂无法理解他们不愁吃不愁穿的,为什么要把脑袋挂裤腰带上决意造反。这叫啥?叫得了便宜还卖乖。过来接洽,帮助你们造反,是为海外布局,为日后取得贸易港和军事基地。看上的是这块地,而非你们这些去国的逃人。

你徐承在用老观念和偏见看待吕宋的海外华侨是吧!你脸上无感,肉眼可见地在表达国人对海外侨民的歧视。我愿把你内心所想补充全了:既然吃穿不愁、既然叛逃大明为奴西夷多年,为何还要孜孜以求造反。

徐祖业愿向徐承大声疾呼:哪怕我们曾身为偷渡客,哪怕当年万历爷视我们为贱民而弃之不顾,我们一定要大声说出来:海外侨民是国人而非贱民更非逃人。堂堂天朝上国之人岂能为奴,吕宋华人不甘屈于西夷人下,传承有国人不屈不挠之反抗精神。

“来来来。”徐祖业一把扯住徐承手腕拉他去偏厅看幅画,“屈辱啊,这是五十年前的法兰西国的应时应景画作,因马尼拉夷官所赠,老夫不得不悬挂厅中以示荣耀。徐排长,你从画作中看出些端倪么?”

画作之上,五个服色华丽之人坐于铺白布长桌一侧,男女奴婢在给上菜,桌子上碗碟寥寥,桌子下一条瘦狗在啃骨头。

“法兰西国不似中华,男女同上桌混坐。法兰西人好穿戴不善烹饪,我看这饭桌上没几个菜。”

“确没几个菜,就面包、葡萄、烤肉,还有几壶酒。徐排长,你看到餐具了么?看到西夷吃饭用的刀叉了么?”

“尼玛还真是,西夷五十年前吃饭还只用手抓拿手捞撒。”

衣着华丽,乃是官绅贵族,也就是说法国贵族学会用餐具吃饭才区区几十年。这是真事,有着名的莎士比亚为证,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道‘我太饿了,以至于这顿饭五六次咬到自己的手指。’

为何不忿?文明人被茹毛饮血的蛮夷骑在头上作威作福,你忍得了!

徐承摇摇头,这回是同情加理解,真情实意地摇头道:“忍不了。”

此地距离中国很近,只隔了一个南海,从宋代开始就是华人移居的主要目的地。明初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声威遍布南洋,当时的吕宋、苏禄等国都同明廷保持着藩属关系和朝贡贸易。到了16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沿海倭寇侵扰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移居吕宋。当时中国已经开放了部分海禁,但大部分人都是偷渡去的。

1565年西班牙侵入宿务岛,1571年向吕宋发起进攻建立了马尼拉城,在殖民统治初期,为维持稳定促进菲中贸易,西班牙对在菲华人采取怀柔政策,华人继续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和话语权。1574年万历二年,随着西菲当局统治越来越稳固,吕宋华侨与当局矛盾开始尖锐并爆发冲突。活跃于福建外海的海商林凤带头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军把西班牙兵打得节节败退险些攻下了马尼拉,此战大大震惊了西班牙王室。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菲律宾总督出海办事,因劳力不足强抓华人充当桨手。本来对此就极度不满的华人又遭受着总督一行人的打骂,于是奋起反抗把包括总督在内的西班牙人都杀了,只有十二个士兵装死才逃过一劫。此事件引发马尼拉殖民政府的恐惧,遂掀起排华浪潮。为保障华人权益,福建水师远航马尼拉接回了三千余在菲华人。

到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