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欢迎来到东莫村(3 / 3)
老婆发飙,钳工立马赔脸色,“瞧你说的,怎么会。”
“嫌我黄脸婆了,惦记着搞外遇是吧。你给我老实交代,施州养了几个小三?”
钳工最烦女人无理取闹,瞪大眼珠子道:“这个没有,绝对没有。”
“心心念念要来泰国,我说蜜月旅行哪里不能去非要来泰国呢,祖国大好河山九寨沟张家界离得不远,非要大老远地来泰国。幸好芭提雅还没开张呢,不然肯定染一身病回来。”
钳工嘟囔道:“本来就没说要带你来,是你非要跟着来。”
听到丈夫的大实话,胶皮气得说话哆嗦:“好好好---蒜泥狠,终于说出心里话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这对夫妻在家没怎么正经吵过架的,出来玩却杠上了,真是闲得慌。看起来忙工作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家庭社会和谐。徐承和警卫排的战士们头脸一律朝外,不看不听不劝架,只驱赶闻讯赶来看热闹的外国闲人。越是经济落后地区,没事干的闲人就越多,俩夫妻吵架居然也能引来里外三层看客。
“去去,没见过两口子吵架怎么地。散了散了,快散了!”徐承挥舞手臂像赶鸡赶鸭子般要驱散人群,怎奈语言不通,闲人们个个乐呵呵傻笑着不动。有几个警卫排的毛头小子在挎包里找糖果,大白兔奶糖留着自己享用,挑出廉价的水果味硬糖往老远洒出,成功将人群调离,只一个嘴里叼着旱烟杆的衣着华丽之人领着几个小跟班站着不动。
钳工正在批评警卫排战士抛洒糖果此举轻佻,不尊重外国人,涉嫌种族与地域歧视,思想行为不可取。却见旱烟杆上前几步,躬身唱个大喏:“听口音,诸位是上国之人?”
旱烟杆讲的南京官话,钳工能听懂,回道:“正是,我等湖广来的。”
旅居清迈的华人不少,闽粤人居多,湖广人氏很少见。此时的华人、明朝人,在大明的藩属国中享受超国民待遇是人上人,受官府礼遇的,地位仿佛后世的在华白皮。听说钳工夫妇才到清迈不曾办理住宿,旱烟杆热情邀请去他家中留宿。主人家敬仰天朝湖广远道而来的贵客,将拿出最好的酒食腾出自己的卧室招待钳工夫妇住下。
此时,汉语乃是东南亚通用语言,有钱有文化的上层阶层都能听说读写。清迈居民有部分原是云南人,宋末元初时因躲避元军南下而逃到暹罗。而主人家旱烟杆没有汉族血统,他是纯正的泰族。其祖先和高棉人打仗曾攻陷吴哥立下军功并荫蒙子孙至他这一代,他在大城国政府领了个虚职,回乡做大地主。因仰慕天朝给自己取了个汉姓,姓郑,四乡八邻姑且尊他作郑先生。
至此才是旅游了嘛。
小城如气质美女,得多花些时间才能品出味道来。钳工坐在郑先生套来的牛车上晃晃悠悠着,感觉此地蛮有些看点:好一座清迈城,城内多美女,城郊有玫瑰,傍晚时分有彩虹,可谓暮光之城。原本夫妻二人气恼未消,分坐牛车两边的,钳工坐过来挨着胶皮坐下捏住她的手,“老婆,清迈蛮好看呃嗦!”
郑先生家的庄园地处清迈郊外,离城3里,环境优美,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有田园茅舍之美。但乡下地方不太适合饭后散步,因环境太好适于鸡鸭繁殖,鸡鸭多的地方粪多。还经常在路上与横穿而过的黄鼠狼不期而遇,这是个子小的,也有个体型大的那就是狼。徐承就曾击毙过一头欲把饭后散步的梁山伉俪当晚餐的饿狼。
欢迎来到东莫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