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松江府老乡徐光启(2 / 3)

加入书签

斗改成技术员,徐光启才肯上台。所以说大明朝的所谓新派科学家和老派知识分子在谦逊上是一致的,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好为人师。登台后,他站着唧唧歪歪说了三个钟头不带歇,茶水都不喝一口依旧神采奕奕,维持着亢奋状态。

坐着的胶皮累得不行了,屁股又麻又酸,不停变换坐姿。左屁股换右屁股,后来两边都累了就用尾巴骨顶上去,最后尾巴骨也酥了,见徐光启腿脚硬朗老腰坚挺丝毫不露疲倦态,只得对台下听众席里的阚老二使个眼色。

阚老二得令,站起来举手发言,以一个普通农业技术人员的身份问了个刁钻问题:“敢问徐大人,您如何评价杂交水稻之优势?”

可怜的老徐被当众下不来台,中断演讲,急吼吼跑下舞台拉住阚老二问个究竟。

第三天,穿越众就都可以歇着了,由阚老二带着徐钦差参观梁山植物园和作物培育基地。

话说徐光启在三个方面有所建树:数学、农业、火器。他更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第一人。此来更是带着具体任务的,来访第四天,他提出要领着钦差团一起观摩梁山军操练。

没问题,安排。早料到此重头戏定不会或缺,老赵及施州卫武将早早便候着陪同钦差团观看梁山军实弹射击。

泰森不欲暴露部队真实战力,本不想安排山炮、手炮以及手榴弹投弹演练。赵寿吉首先出卖了他,一个劲夸耀梁山重火力胜过红夷大炮百倍。徐光启当前最大的兴趣就在火炮研制和战术运用上,这下子缠着泰森把看家宝贝拿出来给朝廷的人饱饱眼福。徐光启终得偿所愿观摩梁山军炮兵实弹演习。

火炮靶场也在梭布垭石林,射击场周围山头区域。火炮靶场建设就不必跟当初那样费周折了,自己的地盘只需一声令下,大片的盆地山地尽归军事禁区。

三门山炮一字排开,‘嗵嗵嗵’三声炮响,隔着五里地远的山坡上,洒着白石灰的三个小圈圈标靶顿时腾起三团经久不散的浓烟土尘。

徐光启放下手中望远镜唏嘘道:“想不到,想不到啊,大明有此利器何愁辽边战火四起,百姓颠沛流离。”

老赵说话很放肆:“比之大人在京城所编练火器新军如何?”

“梁山快枪火炮天下无以匹敌,回朝我自当禀明圣上。”

徐光启要禀明圣上什么?很容易猜到:‘皇上,梁山火枪须臾间可连发五弹,火炮开花弹及数里远,可破建奴铁骑’

果不其然,徐光启道:“梁山司军力强盛,可为朝廷出力,扬我国威复我失地。”

明朝失地多了,中南半岛、西域、西藏、辽东…闻老愤青若穿越过来定要笑话自己所作《七子之歌》矫情小气,澳门、九龙弹丸之地比起大明丢失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疆土简直九牛一毛,要慷而慨奋笔疾书《百子之歌》的。

徐光启当下所说失地特指奴儿干都司的辽东地域。梁山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事就是徐光启想干而没干成的事,梁山大力弘扬的事就是老徐头欲加推广的事。知识分子最爱知己,老徐真心专心对梁山好,内心已把穿越众当成了朋党知己。对知己还有啥不能说的,不说便是不够义气。“鹤峰兄留步…”

胡灯闲来没事,要求他全程陪同钦差访问团的。他对打打杀杀一向没兴趣,更闻不得硝烟味,故一马当先走出炮阵地,距离徐光启十万八千里,听不见来自远方的呼唤。钦差团中一人撒丫子飞奔而出,“胡大人留步。”

来人自报家门,东厂端木赐。端木赐字子贡,儒商鼻祖、孔门十哲,文庙里陪着孔圣人享香火的存在。胡灯十分诧异,不由道:“端木赐?”他父母族人定阳气冲天不怕鬼叫门,法力无边不怕遭天谴!

东厂番子端木赐出身贫寒,老夫目不识丁,中年得子便兴冲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