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全军覆没(2 / 3)

加入书签

。敌人忌惮我军步枪火力,如果能把敌人吓退,部队就能多活一天,自己也多一天时间好好盘算如何突围。

“廖腾龙,还有子弹吗?”

“还有2发。”

李又熙把望远镜递给廖腾龙,“看见三角旗下面黑包头黑袍子那个了吗?”

“看到了。”

“有没有把握干掉他?”

廖腾龙的瞄准镜早已损坏,习惯了使用狙击瞄准镜后,再要重拾往日表尺瞄准的本事有些信心不足。他没有回答,目测距离约300多米,廖腾龙连开两次弹仓把子弹退出,拿衣服角把子弹上浮尘擦掉,鼓足腮帮子把弹仓吹干净,再填弹入仓,吐口唾沫在指尖上估算风向风力,拉开表尺瞄准击发。戈壁上旋风扬起沙尘,遮住了视线,看不到是否击中目标。

好一会儿,李又熙放下望远镜,“没打中,再打。”

廖腾龙站起身,拉栓退壳,推栓上弹,脚踩城垛,举枪便射。

“好,打中了!”

打中的真是个大人物!不多时,叶尔羌军中牛角声大作,全军停止进攻。

又多活了一天。

第二天9时许,天色已亮。巴图扬起手中马弓,运气丹田大声吼:“准噶尔的勇士们,冲出去!”

李又熙用袖子擦掉马刀上沾着血污的泥巴,向着麾下蓬头垢面的战士们喊道:“绝对不能散开,任何情况下尽一切可能集中在一起实施突围,只有这样,我们中才有可能有人活下来,为咱西方面军保留下种子。我们手里的刀已经钝了卷了,砍不死人也要听个声响。西方面军,听我命令…”李又熙停了一停,环顾手下的600号弟兄,“出城迎战!”

原一连的老战士经娄山关一役战至80余人,海龙屯一仗无伤亡。战后,一些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被调去了别的部队,比如炮排的刘豫材等。从毕节出发时老一连原班人马58人,转战西域至今还剩11人。这11个人在娄山关经历过战至上刺刀的最后关头,那次很幸运。但今天不会再有刘豫材神兵天降,今天,为梁山为大明尽忠的时刻到了。

此时此刻,每个老兵的脑子里浮出四个字来:尽忠报国!这四个字就藏在了脑子里藏在了心里,不必喊出声。

相对准噶尔骑兵以马蹄撞击地面的排山倒海的气势为己助威,600梁山军壮士则沉默不语。这是一支沉默的军队,一支赴死的沉默的军队。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只会用自己的身体来抵挡迎面撞来的西域大马,他们只会用最后的力气把断刀插进敌人的脖腔。

城外,叶尔羌5万大军列数个方阵严阵以待,无数的马刀和骑枪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刺眼的亮光。李又熙把袍子脱下来,亮出梁山军军装本色。身上还有片缕军装的战士有样学样,没有了军装的战士折下袍子袒露上身。

城下,准噶尔骑兵在两翼,中军留给了梁山军。

李又熙眉开眼笑,“哈哈,好久不曾结阵厮杀。痛快!”

廖腾龙舔了舔干燥的嘴唇道:“跟着你打仗真是我老廖家祖坟冒黑烟,老连长,记住,打到拼刀子这已经是第二次啦!”

李又熙亦伸出舌头润了下皲裂的嘴唇:“放心,你看看这情形,本军长向你保证不会再有第三次啦!”举起手中叶尔羌弯刀,笑着问战士们:“都准备好战死了吗?”

“死战!”。

即便是突围,巴图的准噶尔骑兵玩的仍是几百年不带变的曼古歹战术,绕着敌军射箭---大哥,咱能推陈出新不?你这不是突围!啥叫突围,瞅准敌人各部结合部猛冲,打开薄弱环节玩命跑路,那才叫做突围!你咋不按预定战术执行呢!?

巴图率准噶尔骑兵未按照昨晚商议好的战术来打。这哪是巴图不懂得跑路,那是人家舍命迟滞叶尔羌骑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