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心驰神往者,河西走廊(3 / 3)
肃州,敦煌为沙州。至唐宋,河西地区称为甘凉十一州。至后世,取甘州与肃州名,始有甘肃省。昔日的河西四郡变成了后世的河西5城,但,河西走廊的格局和城市的名称依旧没有改变,他们是: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
河西走廊的打通为汉帝国带来了继续前行的机遇。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由此而知,新疆只不过是满清乾隆的新得来的疆域,对汉民族来说后世之新疆自治区乃至中亚实为汉之故土。至此,通向亚洲腹地与遥远地中海的商路完全打开。季羡林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再没有第二个了。
让我们回顾下河西走廊的历史:
先秦:月氏部落系原住民,匈奴打败月氏后,为匈奴占领;
汉朝:西汉打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一直到晋;
南北朝:西晋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由汉族割据势力及北魏等轮番统治,即五凉时期;
隋唐:安史之乱被吐蕃占领一百年,后由张议潮率归义军光复;
宋朝:北宋初年归义军被回鹘所败,回鹘占领河西走廊,很快又被崛起的西夏占领;
明朝:明中叶弃哈密卫退守嘉峪关,嘉峪关以西被吐鲁番占领;
在走廊的中段,西汉古郡武威与张掖之间,雄伟的祁连山和古时盛产红兰花而被称作胭脂山(即焉支山)的两座山环抱着一大片水草丰茂、碧绿无垠的大草原,这就是历史最久远、世界最大的马场(苏联顿河马场原为第一,苏联解体后第二大的山丹马场升为第一)山丹军马场。秦时为月氏游牧地,后被匈奴浑邪王所占,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即在此筑城、屯兵、养马,霍去病成为山丹马场的首任场长。而后自魏晋至隋唐一直是各朝皇家马场,历经二千年不衰。史称鼎盛时的唐代养马10万匹,所产马匹便是如雷贯耳的西凉大马!
马,以步伐分五类:走马、跑马、驰马、奔马、跃行马。奔马走交叉步,行速慢;跃行马跑对侧步,最为平稳、速度最快,为战马之不二选择。后世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大名鼎鼎的的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铜奔马系大宛汗血宝马,就是跃行马、对侧步马。有后世砖家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为了获取汗血宝马不惜发动对西域产地(今土库曼斯坦)的侵略战争,对这种砖家我们只能说句‘闭嘴吧,别用你的无知和大嘴去过度消费言论自由’---战马,古代的坦克。骑兵,古代的坦克集群。为建立起自己的坦克集群,穿越众四人才会拜托办事靠谱的李又熙走一趟山丹马场,办一件重大差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