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从政三质:果、达、艺的千年回响(4 / 11)
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又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一定要提高人均效益”),这种 “坦诚沟通 + 明确方向” 的方式,正是现代组织中的 “达”。
在公共治理中,“达” 体现为政策协调。浙江 “最多跑一次” 改革中,政府部门不是简单下命令,而是 “换位思考,从群众需求出发”,通过跨部门协调、流程再造,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这种 “了解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服务” 的过程,是 “达” 在当代政务中的生动实践。
在国际关系中,“达” 表现为外交智慧。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尊重各国国情差异,促成了会议的成功。这种 “坚守底线、灵活务实” 的外交策略,将 “达” 的境界提升到了新高度。
七、“艺” 的当代拓展:从技能到创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艺” 已从传统的行政技能,发展为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城市治理中,“艺” 体现为精细化管理。上海的 “城市大脑”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情况,精准调配资源。这种 “科技赋能 + 人文关怀” 的治理方式,是现代 “艺” 的典型。
在环境保护中,“艺” 表现为技术创新。中国的 “光伏治沙” 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结合,既产生清洁能源,又修复生态环境,这种 “变废为宝” 的思路,展现了 “艺” 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
在乡村振兴中,“艺” 体现为因地制宜。贵州的 “村 bA” 篮球赛事,没有政府大量投入,而是村民自发组织,却带动了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这种 “尊重民俗、激发内生动力” 的做法,是 “艺” 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
八、三质与领导力:现代组织中的应用
现代管理学中的 “领导力三角模型”—— 决断力、沟通力、执行力,与孔子提出的 “果、达、艺” 高度契合,这并非巧合,而是人类对有效治理的共同探索。
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展现了 “果” 的极致。他在推出 iphone 时,不顾高管反对,坚持 “取消物理键盘,全触控操作”,这种 “敢于颠覆” 的魄力,让苹果成为智能手机的领导者。但他也因缺乏 “达” 的包容,曾被赶出公司,回归后才学会 “倾听团队意见”,实现了三质的平衡。
阿里巴巴的马云更擅长 “达”。他在创立阿里巴巴时,用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的愿景凝聚团队,在与 ebay 竞争时,提出 “农村包围城市” 的策略,避开正面冲突。他的 “达” 不仅体现在沟通,更在于对趋势的洞察,而 “艺” 则表现为搭建淘宝、支付宝等生态系统的能力。
华为的任正非则强调 “艺” 的基础作用。他提出 “华为的产品要做到‘傻大黑粗’—— 稳定、可靠、便宜”,这种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是 “艺” 的核心。同时他在面对美国制裁时,果断启动 “备胎计划”(果),与全球供应商保持合作(达),展现了三质合一的领导力。
九、三质的培养:从经典到实践
如何培养 “果、达、艺” 的品质?孔子的教育方法给我们重要启示:
学思结合: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经典可以汲取智慧,思考实践可以深化理解。明代的王阳明年轻时 “遍读考亭之书”,又在龙场驿 “日夜反省”,最终创立 “心学”,正是这种 “学思结合” 的结果。
知行合一:孔子让弟子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