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这是打仗用的吧?心照不宣加快进度(二合一章)(6 / 8)
是第一个挑明的。
“我的意思是……如果咱们战士进去!”韦医生改口到。
方言点头:
“这个假设很好,那咱们继续!”
众人无语,不过这也是必要的,现在官方都还没消息呢,谁在这里瞎说要干仗,那是要负责的,特别是这么人的情况下。
韦医生他顿了顿,看了看一旁墙上挂着的华夏地图,指尖在南方下面地图一点,指着那划过一道河谷:
“黑水河沿岸的竹林里有竹鼠,带鼠疫病菌,之前我在那边就遇到有个猎户被咬了发病,当地人用‘五倍子砸烂敷伤口’,虽然看起来糙,但确实能止血消毒。”
“饮食习惯呢?”方言追问。
“爱吃生腌鱼!”另一位去过谅山的张医生接话:
“就算在军营里,他们也爱就着鱼露吃生菜,这习惯最容易闹痢疾。古籍里的‘石榴皮煮水’治泻痢特别管用,就是得提醒战士们,喝的时候加把炒米,既能护胃,又能当干粮顶饿。”
说完他又改口,说道:
“我也是假设!”
方言挠挠头,好吧,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
广宁省回来的王医生则皱起眉:“广宁那边靠海,渔民多有脚气病,脚趾缝烂得流脓。当地用‘海桐皮煎汤’泡脚,还得配着‘红豆蔻煮水喝’,内外同治。但海桐皮在潮湿地带容易发霉,得教战士们用炭火烤干了再储存。”
去过老街省的李医生补充:
“老街靠近云南,傣族老乡多,他们治跌打损伤用‘酸浆草捣烂调酒’,比咱们的红花油见效快,就是气味大,招蚊子,这点得标清楚,免得战士们在伏击时用。”
越说是越明显了。
方言轻声咳嗽了一下,提醒他们稍微收着点。
接下来又开始了继续针对性了解情况。
这些东西先一步下来,绝对能提高不少生存率。
甚至方言还想加入一些当地游击作战的急救应对,偷偷的写一些东西进去。
强化军事场景适配性,优先选择见效快、便于携带储存的方案,并考虑隐蔽性如气味警示、能量补充如炒米搭配等战场特殊需求。
结合古籍记载、援外医生实战经验及现代药理分析进行多重校验。
当天下午方言他们都在这方面努力,其他人也同时开始调整方正,因为从方言的态度来看,大家都闻着味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