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是风痱还是百合病?(月票加更3K)(4 / 5)

加入书签

nbsp;   “但一两天后又说好就突然好了,而且他搞股票后更频繁了,我们记得清清楚楚,突然大涨大跌的时候,他连着瘫痪了好几次!”

    方言点点头,转向家属补充问道:

    “除了股票,他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压力大的事?比如工作、家庭冲突?这些时候瘫痪发作频率会变化吗?”

    张忠孝的妻子立刻回应:

    “工作压力大时瘫痪就多!我们在海外开厂,去年建新厂那阵子,瘫痪每月能来七八次。家里倒没冲突,但每次瘫痪前他总说嘴里发苦,刚才他也说了,像吃了黄连,这都二十年了,我们早习惯了。”

    方言转过头对着张忠孝追问道:

    “瘫痪发作时,除了嘴里苦和小便黄,有没有其他感觉?比如情绪低落、焦虑,或者身体忽冷忽热?”

    患者摇摇头:

    “情绪倒还好,我这人心态不错。但发作时头沉闷得很,像喝醉酒一样,其他倒没有。您刚才问的忽冷忽热?没有,就全身瘫着不动。”

    方言听完后,沉吟片刻,拿起医案本快速记录,同时想到:

    风痱在《诸病源候论》中描述“四肢不收,神志不乱”,虽类似患者突发瘫痪且神清的特征。

    但百合病在《金匮要略》中的定义——“欲行不能行,口苦,小便赤,脉微数”更贴合患者的整体表现。

    “欲行不能行”:患者瘫痪时“浑身硬邦邦动不了”,但神志清醒,这与百合病的“欲行不能行”高度一致,属主观欲动而肢体不行。

    “口苦”:患者发作前“嘴里像吃了黄连一样苦”,是百合病的典型症状。

    “小便赤”:瘫痪期“小便黄赤”,符合热象描述。

    “脉象”:患者脉细数(阴虚内热),而百合病原文是“脉微数”,微脉与细脉相似,均主虚热之象。

    相比之下,风痱虽也致瘫,但常伴肝风症状如抽搐或疼痛,而张忠孝就无此表现。

    患者强烈的心理诱因噩梦、股市压力更支持百合病的“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失养”病机,应该是情志失调转化为躯体症状。

    百合病被视为一种癔症性瘫痪,西医也叫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核心是心理压力,比如惊吓和极端情绪波动,从而导致无意识的身体功能失调。

    方言快速的写了自己的结论,然后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转头对着张忠孝和家人做出结论:

    “结合张先生所有症状和病史,我判断这个问题属于中医的‘百合病’。”

    “简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