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访问广州中医大学,岭南最顶尖豪华(2 / 4)
兵遣将。“外感热病嚟袭,就睇你部队(卫气营血)仲有冇粮草(津液),仲够唔够力气打仗!”
他转身在黑板上快速写下一行遒劲的粉笔字:
“扶正祛邪,顾护津液”。
粉笔灰簌簌落下,他转过头突然看到门口的方言。
明显他有些意外的愣了一下。
方言对着他挥挥手。
邓铁涛这才回过神来,点头示意他坐
方言带着司机走进教室。
几乎同时,教室里四十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你哋睇下叶天士点讲,”邓教授拿起那本线装书,指着其中一段朗声说道。
这下所有人都重新看回了自己的书本。
接着大家注意到邓铁涛突然转成了普通话。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邪来势凶猛,它不会按常理出牌,说发作就发作,专挑人体防线薄弱的地方攻击!我们做医生的,就得像战场上的指挥官,要预判它的进攻路线!卫分证还没解除,就得提前防备营分证、血分证,不能等到病邪攻入心包,病人神志昏迷,那就麻烦大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教室后面的方言,语气变得更沉重:“在过去古籍里,有些人用药太寒凉,一门心思只想着‘清热解毒’,完全不顾病人的津液是否充足。这就好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虽然暂时清掉了热毒,但病人身体虚弱得站不起来,还怎么和病邪抗争过去的教训,我们绝不能再犯。”
他拿起讲台上的搪瓷茶杯喝了一口水,看到有学生低头记笔记,又补充道:“记住我这句话:治疗温病,既要认清病症,知道病邪的性质和传变规律,更要关注病人本身,了解正气的强弱和津液的盛衰情况。这两方面都得重视!”
放下杯子,他提高声调,语带告诫:“尤其是使用石膏、知母、黄连、黄芩这些大寒的药材时,一定要注意药物配伍!就像吃蟹要搭配紫苏叶、姜丝和香醋一样,要用甘平益气养阴的药材来中和,比如粳米、甘草、芦根、天粉、党参等等,这样才能让药性发挥得恰到好处,不至于损伤脾胃。这就是‘护胃气,存津液’的精髓所在!”
方言在奥,属于正常大二学生的课程。而且说起来,他自己已经在教正义和安东相关知识了。
临近下课,邓铁涛话锋一转,话语中带着时代赋予的殷切期望:“同学们,祖国的医学宝库博大精深!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中医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大家千万不要刚学了点皮毛就沾沾自喜,一定要沉下心来,深入钻研经典著作,学习古人经验但又不拘泥于古法。要思考如何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讲清楚老祖宗是怎么认识病症、怎么用药治病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
教室里陷入沉寂,然后有人带头回应:
“邓教授,我们记住了!一定好好学!”
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在教室里响起,“保证不辜负期望!”“把中医发扬光大!”
学生们的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坚定,不少人握紧拳头,眼神里满是对传承中医的向往与决心。
有个坐在前排的男生“腾”地站起身,大声说道:
“邓教授,我们一定沉下心,把老祖宗的学问吃透,让中医在我们手里更厉害!”话音落下,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如雷。
方言挠挠头,这种场景在他们班就没有,果然是地域教育的风格不一样啊。
就在这时候,邓铁涛他朝教室后排抬手,用粤普夹杂的语调郑重介绍:“同学留意返后排——呢位系京城中医研究院嘅方主任!”
说着他又转普通话:
“方主任今天专程来交流,他的医案之前我也给大家讲过,你们对他应该很熟悉了,大家掌声欢迎!”
方言没想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