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江油附子,《程氏三才针》(2 / 3)

加入书签

我们昨天走的时候,就在南通传开了,不少他的徒弟都抄录了一份医案,只要文件一下来,最先推广开的就是他的那些徒弟。”

“说来这次的事儿也是这么多年头一回,北方开出来的方子,南方的医院来推广。”

方言又补了一句:

“而且还是你们三个老乡共同推动的,甚至您和朱老还是同门师兄弟。”

王玉川也笑了,点点头说道:

“可不是嘛……”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对着方言讲道:

“师兄很看好你,这次愿意这么快的帮手,也是多少看在你的面子上了。”

方言听到后忙说道:

“这话说的,程老和您跟他的交情可比我深厚多了,看谁面子也不能看我面子啊”

王玉川说道::

“真的不骗你,朱师兄都说了,这方子换做其他人给的,他是不会这么快答应的。”

“那是朱老抬举我。”方言可没翘尾巴,谦虚的说道。

这时候不远处传来程老的声音:

“玉川教授,回来了”

“程主任。”王玉川回应道。

程老换了一身新衣服,甚至看起来好像还洗了个澡,他一身轻松的走了过来,对着王玉川问道:

“事情办的怎么样”

王玉川说道:

“已经开始走流程了,应该很快文件就会下来。”

程老看向方言,笑着说道:

“到时候江油附子恐怕就够不到用咯。”

他这话就是默认已经办妥了。

方言也跟着笑着点点头。

现在就只能交给命运了。

……

不过程老说的江油附子不够用,引起了方言的思绪。

现在江油附子其实早就不够用了,七十年代江油附子就作为赚取外汇的产品,出口全世界。

小日子主要用来将其再加工,做成汉方药的材料,然后加价销往欧美市场,小棒子则是用江油附子做相关中药药品生产,东南亚则是喜欢用江油附子做成炮附片,主要用来做药膳煲汤。

另外欧美的一些中医也会用到附子,鬼佬他们虽然可能不知道张仲景是谁,但他们知道同治年间江油附子就是贡品,对道地药材的执着,鬼佬比一部分国内的中医都强。

江油附子每年大概一千吨的产量,很多都拿去赚外汇了,国内能用到的江油附子其实很少,京城里的大药店和大中医院还能看到一些。

其他地方用的更多是云南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一带,还有陕西汉中的附子。

后面在1985年药典颁布后,国内中医对附子就不怎么关注了,反正也不能和半夏合用,后来更是被限制数量,所以好的江油附子基本都被出口了。

直到倪海厦出现,他的录像提到自己亲自到江油附子产地考察,说明了江油附子是道地药材,并且药效显著。

倪海厦作为经方中医的推崇者和实践者,对优质中药材非常重视,他擅长使用经方治病,在经方中附子又是一味常用的药物,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

江油附子的优质品质使其更符合他对于中药材的要求,所以他录像里听到,自己在临床实践中较多地使用江油附子来治疗各种病症,尤其是一些阳虚、寒湿等病症。

他对江油附子的重视和相关言论,使得观看他录像的中医爱好者、从业者以及患者群体注意到了这款药材。

他们对江油附子的功效和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推动了江油附子的应用和研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江油附子的独特价值。

……

方言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对着程老和王教授说道:

“时间也差不多,两位我就先告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