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临安近况(3 / 4)

加入书签

平安摇摇头,借鉴了林俊辉曾说过的一句话:“主弱臣强,朝廷能不同意吗?你以为朝廷没有想过办法?否则也不会拖了这几个月了!”

如果不是林俊辉在泽县时透漏过一嘴,张平安也不知道这当中的来龙去脉。

这时候的消息壁垒太严重了!

刘三郎听后这才明白了一些,对小舅子更佩服了,心中忧虑也更甚。

于释奇虽然之前身在临安,但他醉心工艺,对朝局变化其实没什么明显感受。

只有一点,他觉得变化很大,对几人道:“你们不知道,临安现在对进出的人口盘查的非常严,城门守卫也比以往森严多了,街道司还时不时拿着户帖黄册上门核验,以往那些小偷小摸的事儿也没怎么听说了,混帮派的人都老实了不少。

我看还有不少店家关门大吉,歇业了,我之前去买点心,好几家老字号的点心铺子都不做了,着实有些奇怪,不知什么情况,我从出生就在临安,就是迁都那年也没这样过的。”

“这种时候都谨慎低调些总没错,那些根基深厚的老商人消息最是灵通”,张平安回道。

实则听后心里很有些惊讶。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

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这几样,商业是不可或缺的。

一旦商业凋零,那………

张平安心里有些猜想,也没说太多,凡事总有个过程,至少近一两年应当没什么问题。

众人吃完饭后,便早早洗漱歇下了。

赶了两天路,大家也都累了,不一会儿便鼾声四起。

第二日,张平安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写信,扬州寄信可比泽县方便多了。

刘三郎和吃饱等人见此也纷纷准备往家寄信。

吃饱等人识字不多,还是于释奇帮忙执笔写的。

最后积了厚厚的一摞家书送去驿站。

于释奇笑道:“大姐夫,平安,今日我已经托人帮忙告假了,我带你们在扬州四处转转吧,好歹比你们早来几日,对周边熟悉些。”

“我都行,看平安的意思”,刘三郎憨憨笑道。

张平安于是点头笑道:“行,我也正好想在扬州转转,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城中风貌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官员的治理情况,我也好借鉴借鉴。”

于释奇点头应是。

于是一行人就坐着骡车在城中慢慢转悠起来。

为什么选择坐车而不是走路,实在是因为一众壮年汉子走在大街上太惹眼了。

张平安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还是低调些好。

慢悠悠一圈儿转下来,张平安中肯道:“现在的扬州可比我当初去泽县赴任经过时好太多了!”

刘三郎也十分认可:“是啊,不说别的,光树就多了不少,沿着河岸这一溜种的柳树,看的人心里畅快,河里的水也清了,有活气,之前经过这里时,可是光秃秃的一潭死水来着!”

“还有街上商户挂的幌子看到没,说明已经有商家开门做生意了,这是个好兆头”,张平安指着不远处酒楼门口挂的幌子道。

于释奇看了看,发现是自己去过的,解释道:“我们火器坊的人来的时候,接风宴就是在这家酒楼摆的,听说这个酒楼的东家是这里一个什么官员的小舅子,现在整个扬州能够开门做生意的商户不多,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

“那是自然,不然货源就是个问题,不过这也能变相说明扬州附近慢慢安稳了,政令复苏,是百业兴旺的萌芽阶段,否则啊,就算有关系有背景,也没人敢开门。”

“那是!”于释奇点点头。

刘三郎憨憨道:“这也就是在扬州,水路便利,连通两岸,百姓和驻军都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